“拼命减肥小半年,未到成功又过年。”“每逢佳节胖三斤,仔细一瞧三公斤”……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不少市民发现自己的体重开始“飙升”。春节假期餐桌前无休止的“吃吃吃”,带来了假期过后体重的“涨涨涨”,不少市民纷纷换上久违的运动装来到健身场所,开始了新年后的“减肥大作战”。
2月24日晚,记者针对“过年期间你胖了吗”这个问题,在市中心广场附近随机对多位市民进行了采访。超半数的市民都表示假期过后体重出现大幅上涨,但也有少数市民发现自己的体重并未出现明显上涨。甚至有两位市民表示,自己的体重不仅没有上涨反而出现了小幅下降。
“我每天早上都会准时测体重,春节后体重秤上的数字已经让我不忍直视了。现在回想春节假期干了什么记不清楚,但肯定没少吃。”陈女士春节前仅有54公斤,但是经过一个假期的“胡吃海塞”,她的体重已经接近57公斤。
节后体重上涨绝不仅仅发生在女性群体中,不少男性甚至更为严重。今年50岁的赵先生坚持健身多年,和不少同龄人的“大肚腩”相比,健硕的身材始终是他的骄傲。由于春节期间的不节制饮食和锻炼停滞,仅一个假期的时间,他就和多数同龄人一样出现了“啤酒肚”。赵先生告诉记者,春节假期的“放纵”换来的体重上涨可能需要用一个多月的训练才能恢复。
肥胖对于健身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面对春节期间健身房停业,不少市民便在街头开启户外健身的新篇章。由于缺少器械的“辅助”,多数市民只是简单地进行慢跑。但是面对餐桌上的“大鱼大肉”,手中的筷子却没有停下来。小量的运动虽然带走了部分卡路里,但没能完全遏制住体重的上涨。
“每天坚持运动已经成为了习惯,春节假期虽然健身房停业,但是我每天都坚持慢跑2公里左右,有时还会跳跳绳。”虽然李先生在假期中也坚持每天进行小量的有氧运动,但是假期过后体重还是上涨了2公斤。李先生告诉记者:“假期中的运动量只能达到平时锻炼时热身的程度,而且假期中的饮食也没有节制,不仅比往常吃的多,还有很多是高热量食物。”
市民孙女士一家三口为了防止假期体重暴增,每晚都会在家附近遛弯。“难得一家人都有空,出来遛弯既可以消化食物,还能沟通交流,比在家玩手机强多了。”虽然一家人坚持每天“打卡”一万步,但是由于饮食的不节制,一家人的体重还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面对节假期后飙升的体重,不少市民选择前往健身房进行“甩肉”。2月25日,记者走访了我市4家健身房发现,虽然很多健身房并没有完全开放所有健身项目和课程,但是前来运动锻炼的人和春节前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增加。
记者在润德健身中心看到,羽毛球场地已经被占满,器械区以及力量区也人满为患。“春节假期酒没少喝,饭也没少吃,所以体重也没少长。健身房刚一开门我就来了,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正在锻炼的赵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节后健身房客流量人数都出现了明显的提升,不少年前办卡后“杳无音信”的会员也再次出现。汽车站附近的yi健身店,节后每天来健身的顾客在150人至200人之间;澳德乐时代广场的炫动健身,每天到店的顾客也维持在380人左右。
健身人数的增长,也带来了新一轮的办卡旺季。yi健身店长张逊告诉记者:“年后健身办卡入会的新人很多,多数是因为春节假期热量摄入太多,想通过健身的方式消耗一下。”炫动健身店长刘静表示,假期后十天内,新会员办卡人数比年前上涨20%至30%,老会员续费人数也比年前上涨10%左右。
如何健身才能更好地改变春节假期后“走样”的身形,健身教练一键给市民提出了6条建议:
调整饮食多喝水。对于年前储备的各种年货零食除坚果之外都应减少食用。尽量控制肉蛋类的摄入量,多吃新鲜的菌类、蔬菜及水果,均衡营养的同时还能调理肠胃。调理饮食的同时还要多喝水。
保证充足睡眠。春节亲朋好友相聚,通宵喝酒打牌都是常事,娱乐过后不到凌晨两三点根本睡不着。节后要尽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做好充分热身准备。在恢复运动前,进行充分热身很关键。如果是跑步,跑前可以先慢走一会儿再快走,让身体适应后再开始慢跑。
从心肺训练开始。停歇运动一段时间后,最容易走下坡路的是心肺功能。恢复运动先从心肺训练开始,选择快走、慢跑、等运动。
运动量要适中。节后恢复运动时,运动量要适中。运动量如何掌握,要根据锻炼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训练水平等确定。
运动后需要拉伸放松。结束锻炼后,不要急于休息,可以原地蹦跳或踢腿。注意全身要放松,手臂自然抖动,两腿交替前后左右自然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