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疫情下德州海鲜市场 | 进口货“生死劫” 国产货新机遇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由于国外疫情对冷冻海鲜行业影响严重,行业前景黯淡,特告知本店将停业整改,未消费的卡内余额请于3月31日前消费完毕。”2月19日,德州市民孙先生突然收到了某海鲜店发来的一条短信。正是这条短信,让他意识到进口海鲜产品在疫情防控的当下,步履维艰,似乎没了市场。

近期,进口冷冻生鲜产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新闻屡有发生,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那么,德州市场上的海鲜产品是否安全,海鲜市场及商家的处境如何,监管部门又有哪些举措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场所一  海鲜店:部分店铺面临停业

 2月19日,在德州开店已五个年头的某进口冷冻海鲜店给客户群发了“停业整改”的消息。这家店为何停业?2月22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该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店内主要经营捕捞自加拿大冰冷海域的水产品,包括龙虾、帝王蟹、银鳕鱼、金枪鱼等。“最近半年时间,受疫情影响,我们销售情况很不理想,计划在整改后,改为销售国产海鲜。”该店铺负责人分析目前形势后认为,因进口海鲜行业受到疫情影响,国内海鲜越来越受市民青睐。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前来购买海鲜的市民赵先生。他听到店里要停业整改的消息,便及时赶来消费卡内余额。“最近进口海鲜外包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新闻不断,我也不敢购买进口海鲜了。还好现在店里都是国产冷冻海鲜,这样我们消费者吃起来也放心。” 赵先生说。

和这家海鲜店的情况相似,市区东地大街的一家海鲜店因销售冷链海鲜,生意不景气,不得不选择停业。记者了解到,这家店其实并不销售进口海鲜,只有国产冷冻海鲜。该海鲜店老板告诉记者:“受国外疫情影响,如今冷冻海鲜不好卖,导致销量明显下滑,店铺一直都是亏损状态。现在我们准备转让店铺,不打算继续经营了。”

场所二  大型商超:进口海鲜已下架

 海鲜店面临停业,那么大型商超又是什么情况呢?记者走访城区多家大型商超了解到,目前柜台上已难觅进口海鲜产品。

“我们超市内所有进口海鲜在疫情发生后就及时下架了,目前超市里没有进口海产品和冷冻海鲜。”德百超市集团相关负责人田晓介绍,目前德百超市销售的全部为国产海鲜,且每批海鲜都贴有溯源二维码,源头清晰可追溯,市民可放心购买。

据其介绍,目前海鲜价格相对平稳,冷链食品每天都需要在山东省冷链平台登记后才摆出来售卖。

记者在银座商城超市了解到,其出售的活海鲜和冷冻海鲜均为国产,没有进口海产品。银座商城超市生鲜日配科科长马俊强介绍,超市内所有海鲜的进货渠道都有安全手续和证件,检疫证、合格证、海产品的核酸检测、运输冷冻车辆的车号等基本情况都已做好登记。“由于疫情,海鲜食品管控严格,我们一直积极全面配合。从目前情况来看,超市的海鲜经营情况不佳,我们出售的海产品都配有合格证和美食推荐卡,上面都清楚标记了产地信息,希望最大程度打消消费者的顾虑。”马俊强说。

场所三  便民市场:海鲜销售“遇冷”

 各大便民市场海鲜销售情况怎样呢?记者走访多个便民市场获悉,除了没有三文鱼、红虾等进口海鲜,黄花鱼、生蚝和海蛎子等国产海鲜都在正常售卖,但是市场上只有零零散散的消费者,部分店铺甚至已暂停营业。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德州的水产品价格回落明显。商户们告诉记者,因为消费需求下降,市场中海鲜产品的品类和数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目前,大部分海鲜产品的价格上下浮动不大,小黄鱼、虾类等大众海鲜没有降价的迹象。冷冻海鲜商户经营者崔先生说,春节已过,市场进入“淡季”,大家的经营状况都不理想,他们希望尽快度过销售寒冬。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城区便民场经营的均为国产海鲜,其客户主要是酒店,市民购买欲望不高。

国产海鲜走俏

 进口海鲜不见了,餐馆内什么样的海鲜最受欢迎呢?经过走访调查,多家海鲜餐厅给出了答案:国产海鲜。

记者在观海码头海鲜餐厅看到,不少活海鲜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前来选菜的顾客也络绎不绝。据店长孟女士介绍,春节前受河北疫情影响,餐馆上桌率仅有50%;春节后生意逐渐回暖,上桌率能够达到100%。

“我们店的海鲜都是活海鲜,没有进口海鲜。我们有自己完整的产业链,每天早上由专员在青岛、烟台采购海产品,再用专车运到德州,保证食材新鲜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安全性。”孟女士说。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海螺海鲜饭店也早已下架了进口海鲜。据该店负责人介绍,其店内的海鲜大多来自青岛。“现在进货比以前更严谨了,以前进货一两天就能到货,现在可能要等四五天时间,并且现在拿货需要向主管单位汇报,我们的店员每周也需要做两次核酸检测,店里每天两次消杀,所有冷冻链食品都集中存放。”他表示,因为安全、放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国产海鲜产生了兴趣。

这些建议帮你放心买海产品

 记者了解到,为切实做好全市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去年11月3日,德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秋冬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全市组织指挥体系,成立由冷链食品储存、运输、加工分装、经营销售等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实行闭环管理。所有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的人员“应检尽检”,严格消杀,并做好记录。对于海鲜市场等重点场所配备全息感知监控设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购进进口冷冻冷藏食品的,需要在购进食品到达我市前24小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备。

如今,不少人对冷冻海鲜持观望态度。那冷冻海鲜到底还能不能吃呢?市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给出意见:在选购进口冷链食品时要选择正规超市或市场,通过扫描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二维码”关注溯源信息;购物时正确佩戴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产品,购物后及时洗手,洗手前不碰口、鼻、眼等部位;厨房要保持通风清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冷冻食品所用器具应该单独放置,及时消毒;在疫情期间,进口冷链食品最好煮熟食用。

对进口冷链食品的经营者不亮码销售、不专区销售等违法销售行为的,市民可拨打12345市民热线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