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回暖,市民也开始追随春天的脚步,放风筝成为很多市民喜爱的户外活动。看似是一种安全的娱乐活动,但小风筝酿成大事故的案例近年也时有发生。割伤、交通事故、列车晚点……不少安全事故都和放风筝有关。
气温回暖,放风筝备受欢迎
3月3日,记者在德州市区中心广场、长河公园和锦绣川风景区等景点看到,放风筝的市民不在少数,除家长带孩子一同放风筝外,还有很多年长的市民也三五成群地“组队”活动,空中飞满了形态各异的风筝。
“赶上天气好的节假日,能有近百人一起放风筝。”今年68岁的闫先生是名副其实的“风筝迷”,一身专业装备,再配上多年经验,很快他的风筝就成为空中的佼佼者。据闫先生介绍,他们的风筝团队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而且很多人的风筝都是量身定做的,一起来放风筝,主要还是锻炼身体。
除了专业的放风筝团队外,还有很多带着孩子一起来放风筝的市民。“今天天气好,专门带孩子出来放风筝,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市民王先生悉心指导着孩子。
风筝线锋利如刀,容易引发大事故
记者发现,在众多放风筝的人群中,除了较为专业的风筝团队成员外,很多市民放风筝时并没有佩戴手套,尤其是年龄尚小的儿童,风筝起飞后还经常用手去触碰绷紧的风筝线。
“我放风筝已经10多年了,刚开始接触时也不戴手套,但有一次用手去抓风筝线时,正赶上风大了,风筝线瞬间就把手割破了。”市民赵先生表示,市面上的风筝线一般是腈纶材质,直径大约0.2毫米,伴随着风筝高度增加,风速也会随之增大,风筝线拉力就会增强。同时风筝线较细,所以小小的风筝线就会变成危险的空中“利刃”。
握紧“安全线”,不可掉以轻心
近年来,除了风筝线导致的割伤事故外,还发生过风筝掉落致交通事故,触碰高压线致短路或跳闸,搭挂高铁接触网致列车晚点等事故。
德州市风筝委员会会长刘文亮表示,放风筝应尽量选择空旷地,放风筝前,应观察周围是否有电线或者高大的树木等障碍物,雷雨或大风等恶劣天气下风筝不易操控,要及时收线。此外,放风筝佩戴手套也尤为重要,儿童在放风筝时要有大人看护,同时还应当选择适合儿童的小型风筝,并且使用棉质风筝线。
春季放风筝,娱乐又健身
对于风筝爱好者来说,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休闲娱乐,还能锻炼身体。在中心广场放风筝的孙先生聚精会神,收线放线,边用力拉着风筝线边介绍说:“放风筝要动用手、腕、肘、臂、腰、腿、足等各个部位,使全身都能够得到锻炼。比如,当风筝上升时,就需要奔跑、拉线、左右摆动。”
德州联合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贺玉英表示,经常放风筝,可以保持颈椎、脊柱的肌张力,保持韧带的弹性和椎关节的灵活性。放风筝时,眼望天空,头向后仰,使颈项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可以促进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疾病的康复;放风筝时,慢跑对增强腿部力量和脚步的灵活有一定好处。放风筝时双臂还要不停地抖动风筝线,可使躯干和四肢的关节得到充分活动,健身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