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大地,好人沃土,其魅力不仅在于悠久的历史和旖旎的风光,更在于精神上的丰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就是其中一个温暖的存在。如今的德州,在志愿服务精神的感召下,一批批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社区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他们用行动传递爱与温暖,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近日,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对2020年度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候选名单进行公示,我市各类典型共20个入选。本报带您一起感受志愿服务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
苗健:心理疏导志愿服务 线上线下温情暖人心
她是义务辅导留守儿童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苗妈”,她是定期带领大家撸袖献热血的“苗姐”,她是热心公益、传递人间温情的“知心大姐”,她就是山东省德州市红十字心理救援队队长苗健。她今年51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已达十年之久。
2011年,苗建组建德州首家爱心慈善专家团队“幸福树”爱心志愿者团队,为市民提供教育、心理、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带领“幸福树”爱心志愿者团队为遗弃儿童“小树”捐款捐物,并资助其做全面健康检查,并发动“幸福树”成员及民建德城区支部会员认养了德州福利院的19名孤儿,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作为一个公益品牌走入了广大市民的心中。2011年,苗健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全国第一家国家级心理救援队——山东省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的队员。并于2012年获山东省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优秀队员称号。
2015年8.12天津大爆炸发生后,苗健带领红十字心理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救援官兵及受灾群众和医务工作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援助工作,帮助创伤者进行心理恢复。自2016年3月组建德州市红十字心理救援队以来,作为队伍负责人,她深入社区、学校、民政部门开办婚姻关系讲座、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讲座,为家长、孩子提供心理教育、家庭教育辅导和培训,为青少年的早期教育、道德培养、青春期的成长困惑等进行答疑解惑,帮助未成年人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健康成长。在她的帮助下,上百名厌学孩子重返校园,几十名中学生戒除网瘾,许多家庭从中受益。她先后捐助了腾讯发起的六个公益项目,开展公益讲座上百场。
期间,苗建还带领红十字志愿者深入敬老院开展修脚、心理咨询等公益活动,以个人名义为德州学院音乐学院困难学生捐赠价值两万多元的衣物,为先心病患儿提供救助。她还带领心理救援队帮扶贫困人群进行心理咨询,帮贫救助,心理疏导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德州市红十字救援体系建设和人道救助提供了巨大助力。截至目前,她已为贫困人群提供了近千人次心理疏导,捐赠助学金额三万余元。2018、2019年,她连续两年被德州市红十字会评为优秀志愿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口罩奇缺,苗健通过自己的海外朋友往国内邮寄了大量的口罩,捐赠给了本市的环卫工人、交通警察及特警战士。当口罩问题不是社会主要问题时,她又敏感地察觉到,很多生活在恐惧中的人群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她带领全体心理救援队成员,开通了24小时心理热线。为有一些在心理、认知、行为上出现问题的群众们进行疏导。受惠群众涉及全国近百个家庭。复工复产后,也积极进企业进行心理重建工作。
志愿服务330万小时!6万志愿者点亮德州城市之光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来袭,轰轰烈烈的全民战“疫”在全市展开。德州市义工志愿者联合会的义工们不辞辛劳、默默付出、甘于奉献,物资输送、道口监测、社区排查、困难帮扶、巡逻值守、心理疏导、代购物资……志愿者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在特殊时期,连结着这座城市的血脉。七年来,这支拥有6万志愿者的团队,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实际行动让这片热土遍开文明之花,将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种子埋在每个人心里,凝聚着共同前行的力量。
市义工志愿者联合会成立于2013年7月,目前已发展分会62个、团队50个、雷锋驿站30个,注册义工志愿者6万余人,年均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30万小时。经常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扶老助残、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汇聚社会资源、传递社会关爱、弘扬社会正气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并先后荣获中国公益网先进单位、市抗击疫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并成功入选市级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志愿者们不畏严寒、不惧酷暑,无论是在敬老院、特教学校,还是在大街小巷、社区、乡村,都能见到他们身穿“红马甲”忙碌的身影。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市义工志愿者联合会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千余名义工志愿者不顾个人安危,在社区、乡村和工作人员一起参与疫情防控。同时,他们还多方联系购买了1.5万个口罩、220箱84消毒液、1000桶酒精,捐赠给敬老院、福利院以及抗疫一线工作人员。期间共组织抗击疫情公益活动20余次,捐赠款物170余万元。
行走在德州的大街小巷、城市村庄点滴之处,蓬勃生长的文明力量激情四溢。近年来,市义工志愿者联合会不断拓宽志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联合德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开展“衣加衣”活动,将募集到的6万余件爱心衣物,全部送给困难群众,让他们温暖过冬,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送到了他们身边;联合爱心企业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圆了百余名困难学子大学梦。
义工温暖城市,企业回报义工。为了鼓励义工志愿者的辛苦付出,市义工志愿者联合会携手爱心企业还为义工带来各种福利:发放节日慰问品、连续3年为优秀义工免费查体、赠送意外人身保险……
“德州文明离不开每位市民的积极参与,希望更多有志青年和各界人士参与到义工公益事业中来,争做‘我文明德州文明’的先行者,在义务服务中提升人生价值,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出力添彩。”周成玉说。
庆云县巾帼志愿服务队“洁净扶贫”巾帼志愿服务项目:打造脱贫攻坚亮丽风景线
窗明几净、院落井然,这是。庆云县妇联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辛勤劳动的成果。在贫困群众家中,志愿者们经常手持扫帚,抹布等工具,像收拾自己的家一样帮助贫困户收拾家中卫生,清扫庭院,对生活物品摆放进行统一整理,将房前屋后彻底清扫干净。与此同时,扶贫志愿者还经常了解他们近期生活及身体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宣讲最新扶贫政策,坚定他们脱贫信心。
“洁净扶贫”即组织动员全县脱贫享受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即时帮扶户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庆云县妇联通过基层组织推动、自身主动创建、社会力量帮扶,达到“五净庭院”创建标准,即院内净、室内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净,有效解决贫困户居住环境脏乱差问题,引导其家庭成员树立良好卫生习惯。
在工作开展中,庆云县妇联创新实行“县级巾帼文明岗+村级巾帼志愿服务队+贫困户”工作模式,即县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已有帮扶贫困户的,本单位妇委会、巾帼文明岗对帮包贫困户开展结对,无帮包对象的,根据台账进行认领结对,逐户落实帮扶责任,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包实现全覆盖。
全县共组建村级巾帼志愿服务队373支,与县直妇委会巾帼志愿者一起共计2544名。为了真正取得实效,95个巾帼文明岗每月至少2次,373支巾帼志愿队每月至少4次,到帮扶贫困户家中开展“洁净扶贫”。对于有清洁能力的贫困户,巾帼志愿服务队通过宣传引导、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使其主动改善家居环境;对于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巾帼志愿服务队每周到本村贫困户家中,为其清洁家居卫生,帮助改善庭院环境。2019年10月,尚堂镇颊河徐村作为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帮扶村,其村妇联组织在县妇联的帮助下成立了全县第一支村级巾帼志愿服务队,正式开启了“洁净扶贫”之路。
德城区广川街道永庆社区: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
在永庆社区,有三支志愿者队伍:银发先锋队、娃娃楼道长和乐融融调解队。这些志愿者中,最大年龄已过耄耋,最小的还是上学的娃娃们。他们积极参与调解邻里矛盾、维护社区环境卫生、协助社区人员做好服务工作,传承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活动,携手争做雷锋式的好人。
在银发先锋队中,最大年龄已过耄耋,最小年龄也已经过了花甲,就是这样一群老人,每天穿梭在永庆社区的大街小巷,为居民解决难题,为社区的建设贡献量,他们就是永庆社区银发先锋红管家志愿服务队。拿他们自己的话说,为社区做点事,其实也是为了让自己居住的家园更和谐。这支银发先锋红管家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调解邻里矛盾、巡察小区卫生、文明宣讲进社区等活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释放老干部的正能量。
2021年春节期间,德城区广川街道永庆社区十三局东区一群“小可爱”引起了邻里居民的注意,他们在各自负责的楼道里拜访邻居,宣传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把禁燃声音传递给平日里的邻里,倡导文明新风尚,通过实践体会收获的喜悦,助力文明迈出新的一步。2021年是烟花爆竹禁燃禁放首年,广川街道作为中心城区,是禁燃禁放主战场。为保障辖区实现“零响声”,街道及社区想办法、出实招,全面细致推进该项工作。
化解社会矛盾,调解邻里纠纷,上为政府解忧,下为群众解难。正是因为日复一日地为街道 、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永庆社区乐融融调解队伍在辖区矛盾调解、反映信息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家发现小区居民的困难所需和意见建议,会及时反馈到居委会,成了小区居民的贴心人。他们每天都坚持在小区巡逻,主要是维护社区环境卫生,劝导乱丢滥扔等不文明行为,调解志愿者队伍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社区人员做好服务工作,调解矛盾……只要是服务居民、促进和谐的事儿,他们都干。
自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社区环境一天天变好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一个个暖心的故事在社区上演……“社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平台,在这里交到了很多朋友,心情不好的时候,几个人坐在一起聊聊,一下就舒畅了。”志愿队的成员感慨,虽然都是志愿服务,但也从中享受着快乐,所有的付出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