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份,德州晚报报道了身材瘦小的15岁男孩赵军铭发传单寻找走失母亲的事情,见报后感动了无数市民。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和姥姥走遍德州,一直没有放弃希望,在寻找母亲的同时还努力学习、主动分担家务、照顾姥姥。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赵军铭于2019年11月份找回了自己的母亲。
▲赵军铭家人给晚报记者送来锦旗
2016年6月20日,是赵军铭去德州跃华学校中专部报到的第一天,母亲赵书霞因患有精神疾病,发觉儿子不在家后,认为儿子离家出走了,在家中疯狂寻找了两天,听不进父母的解释。22日下午,过于思念孩子的赵书霞身着黑色上衣、黑色裤子,骑自行车离开了家。
从此,赵军铭拿着一摞厚厚的寻人启事踏上了寻母之路,住所附近、广场、公园、街道……“每天晚上,每当夜深人静时,躺在床上的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时常能做梦梦到母亲,心里一直盼望着她能早点回来。”赵军铭回忆说道,为此,姥姥也经常不顾腰伤,贴着膏药骑上电动车每天早出晚归,他们两人的足迹遍布德州的大街小巷。
期间,赵军铭和他的姥姥先后到过武城、齐河、青岛、东营等地,“但每一次抱着最大的希望赶过去,然而每一次都是失望。”赵军铭说,在德州晚报报道后,很多好心人拨打电话提供线索,也有许多人打电话询问寻母事情的进展,正是有了它们的帮助,才能在寻母的路上支撑下来,一直抱着希望。
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赵军铭也想早点完成学业,扛起生活的重担,但他却遇到了学费难题。“姥爷姥姥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而每年学费加住宿费用约4000元,对于他们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赵军铭说。
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姥爷维修自行车,除去必要的开支,已是捉襟见肘。为省下住宿费和伙食费,赵军铭选择走读,从家到学校骑电动车来回需要一个小时,早上晚上还好,上午11点50分放学,中午1点40分上课,这中间一个多小时他回到家匆匆吃一口饭,然后骑电动车赶回学校。他用自己倔强和坚强,为家庭省下一点开支。
2017年1月份,德州晚报以“15岁男孩寻母曾感动全城,现如今又遭遇学费难题”为题对赵军铭遇到的学费问题再次进行报道。“之后,很多好心人了解到我的困难,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也完成了中专的学业。”赵军铭告诉记者,与此同时,他也认真记录下好心人的捐助信息,打算在工作后,将这些捐助返还给好心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9年11月1日一早,赵军铭接到了一个好心人的电话,说在河北泊头县那里看到了他的母亲,和寻人启事上的照片很像。赵军铭满怀激动的赶回到家里,赶紧和姥姥姥爷坐车一起到泊头县,最终,见到了走失三年多的母亲。
原来,赵军铭的母亲辗转到了泊头县后,被一位好心人发现,随即送往当地一家医院。“在这家爱心医院的治疗下,母亲的病情有所好转,但现在仍然需要药物维持,不过母亲能回来,这是最幸运的事。”赵军铭说着说着,眼泪已浸湿了眼眶。
“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带着母亲到处走走,陪她聊会天,虽然她可能听不太懂,但依然是我的感情寄托。”赵军铭说。现在,他在姨妈的汉堡店里当学徒工,学习一些技能,等下个月就回到学校上大专去了,同时,他希望自己能够快点长大,照顾好母亲的同时,也能够给年迈的姥姥姥爷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