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一个月的时间,近视度数出现上涨可以理解,但是增长速度有些出乎意料。”近日,市民徐女士向本报记者反映,自己带着八岁的孩子在中心城区的一家眼镜店配镜时,第一次的验光度数为双眼225度,一个月后进行复查时,测得度数上涨到双眼300度,市民徐女士对这家眼镜店的验光结果产生了质疑。
3月7日,针对徐女士反映的这一问题,记者在中心城区随机选择了两家眼镜店进行验光测试,两家眼镜店采取的眼光方式均为电脑验光,但短时间内两次验光的结果却存在一定差异。记者在第一家店验光结果为左眼175度,右眼300度。在半小时内,记者在另一家眼镜店进行测光后结果为左眼200度,右眼325度。眼光过程中,两家眼镜店的工作人员均表示,电脑验光对于眼睛的测量结果存在一些偏差,并且只能对被检者屈光的大致范围作出预测。
“两次验光结果前后出现差异,极有可能是个人原因导致的假性近视,像徐女士的孩子便是这种情况,假性近视是由于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导致眼睛一直处于调节紧张或痉挛状态,因此没能测出真实度数。”德州爱尔眼科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李坤告诉记者,散瞳验光可以解决由于眼肌长时间的过度紧张而产生的疲劳,从而得到眼睛真正的屈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才能测出实际近视的度数。
根据专家的建议,徐女士带孩子到联合医院眼科进行验光,初次验光结果为左眼175度,右眼200度。在进行电脑验光后,又进行了散瞳验光,最终测得度数为双眼200度,随后根据医院测试度数进行了配镜。“家长们都很重视孩子的视力问题,我也是在孩子反映看东西模糊后,便第一时间带孩子去进行验光,但对于如何选择验光方式并不是很了解。”徐女士告诉记者。
李坤建议,孩子第一次配镜尽量去正规医院或专业眼科医疗机构进行验光,同时做好双眼视功能检查。当发现孩子视力低于同龄儿童水平时,一定要到医院做“散瞳”验光,排除假性近视,从而选择合适的眼镜。佩戴眼镜后,应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视力检测,科学规范的建立视觉发育档案,动态监测孩子视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