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同心谋发展 人才筑基开新篇|德州市疾控中心:构建一流人才队伍 打造智力疾控高地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人才是第一资源,德州市疾控中心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等一系列论述要求,坚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发展首先抓人才”的思路,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近3年,引进本硕士人才26名,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占比90.65%。2020年3名同志被评为公共卫生领域市级首席专家,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近日,在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2020年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培育工程人选名单中,市疾控中心5名同志被评选为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占全市45.45%,获评人数在全省地市级疾控中心和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均排名第一。这不仅展示了我市流行病学、病媒生物防制、卫生应急、检验检测等工作的核心竞争力,更标志着市疾控中心高端人才建设工程迈上了新的台阶。

人才蔚则事业兴

德州市疾控中心围绕全市疾控工作整体思路,紧扣工作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为此,制定了在职攻读学历学位和进修学习相关规定,16名同志攻读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位,建立了学术委员会,并通过打通职称晋升渠道、优化职称比例、完善首席专家聘任等多种平台,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人才活力。针对中青年技术骨干,市疾控中心采用“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式,大力支持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知识竞赛,会同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潍坊医学院等联合开展基层能力提升项目,不断提升业务工作水平。同时,邀请国家和省、市级专家,整合师资力量,利用“全市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疾控大培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强化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全方位提升全市疾控系统疾病监测、卫生应急处置、检验检测、健康教育等能力,营造了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打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专业技术队伍,助推全市疾病防控事业快速发展。

平台盛则科研旺

近年来,市疾控中心全力推行医、教、研全方位融合发展,主动南融北接,与京津冀和省会经济圈城市的医学类高校开展合作,以校地融合加速发展,组建了德州市预防医学研究所,实质推进与北京大学公卫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卫学院的合作,两所高校将在德州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山东大学合作中心、潍坊医学院附属疾控中心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高标准建设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济宁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等高校教学实践基地,12名同志被聘为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力打造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的高层次平台。以科研项目带动学科发展,锻炼专业技术精兵,近几年,先后承接完成了总理基金项目“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加密调查”,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展了“双生子队列研究项目”,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美国杜克大学合作开展了“猪流感病毒传播规律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智能化溯源技术”等研究项目。申报的“男性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综合防控模式探索项目”被省科技厅立项并顺利结题,省级拨付10万元的科研经费。

下一步,德州市疾控中心将以健康中国建设为主题、以科研为支撑、以人才资源为核心推动力,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强化组织保障,在保证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顺利实施的基础上,加大对疾控专业人才建设的投入,建立人才培养专项经费,支持人才开发事业,建设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同时坚持疾病预防控制与预防医学科研活动相结合,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加速精英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核心能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奋力谱写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建设新篇章。

【德州市疾控中心“首席专家”风采展示:】

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高志坚

1984年7月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卫生系,大学本科学历,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直从事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等工作,实现了我市消除脊灰、疟疾目标,参加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援疆等任务,是世卫组织“脊灰免疫程序研究”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德州项目组)负责人,任德州市新冠疫情防控咨询专家组组长。荣获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个人、非典防治记二等功、抗震救灾记二等功、德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发表论文30余篇,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

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朱文彬

1988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大学本科学历,济宁医学院兼职副教授。长期从事医学昆虫防制、鼠类防制、消毒消杀等工作,建立了昆虫饲养室(主要是蚊、蝇),完成了德州市医学昆虫本底调查和德州市鼠类技术资料档案,开展鼠的病原学监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好全市消杀技术指导,发表论文多篇,荣获德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并多次荣获省级先进个人等荣誉。

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王壮业

       1986年7月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卫生系,大学本科学历,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直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近几年,发表论文15篇,出版著作3部,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完成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与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合作开展“猪流感监测”等4个项目。荣获个人三等功3次,获德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德州市优秀中青年专家、德州市卫生高层次人才库专家、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标兵等荣誉。兼任山东省预防医学会艾滋病预防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

【德州市疾控中心“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风采展示:】

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赵文静

2009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卫生毒理学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有效地预防了全市职业病的发生。撰写完成科研论文多篇,其中2篇论文分别荣获“2016-2018年度德州市第十四届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 

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于晓卿

2011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免疫预防工作,参与建立了麻疹数据库,完成了我市50年以来麻疹发病、常规免疫接种及强化免疫资料数据的整理,作为项目负责人结题1项基金项目,发表论文6篇,1项科研成果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李敏

2010年毕业于青岛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19年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专业机构技能比赛获得科普演讲三等奖,获得全省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德州市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德州好医生等荣誉称号。成功申报山东省卫生医药科技项目1项,发表论文6篇,1篇论文获评2018-2020年度德州市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

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技师:郗德凤

201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卫生检验学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从事食品、环境、饮水及职业卫生监测及空气PM2.5成分分析等工作,是检验科接触检验项目最多的技师,她与同事研究开发出食品和水质中多种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的分析方法,提高了检验检测效率和技术水平。发表论文多篇,获得省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先进个人等荣誉多项。

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杨卫红

2012年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主要负责全市手足口病、狂犬病等10余种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聚集性疫情现场调查处置,发表论文6篇,获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1项,荣获全省病毒性传染病防制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传染病信息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德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