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醇香浑然天成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编者按: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中共德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德州晚报社承办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乡村振兴德州行——全国晚报社长总编采访活动,于3月31日正式启动。4月1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62家媒体百余位晚报社长、总编、主任、记者等,走进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感受“古贝春”特有的酒文化。

   

4月1日上午,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厂区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全国晚报社长总编德州行的百余名媒体大咖。从绿树成荫的厂区到现代化的酿酒车间,再到“酒仙山”地下储酒库,媒体大咖近距离的了解、结缘古贝春。参观之余,大家不由得对古贝春酿酒的真品质连连点赞。

这家公司在周边农田设立了5万亩原粮基地,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方面总结出很多经验,成为用非遗助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典范。实现了集乡村振兴、生态文化、非遗传承、创意产业、智慧农业、精准扶贫于一体,不仅为保护和传承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搭建了平台,并且开启了让非遗融入社会,融入生活的历程。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个干净整洁的厂区内,浓浓的酒香让人沉醉,酿酒车间缓缓流出的高度原酒,似乎在诠释着滴滴真情。那里的一花一木、一物一景都深深吸引了媒体大咖们的关注。

“我们这套‘多粮跑窖包包曲’工艺吸取五粮液生产精髓,多年来酒质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好评。”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总酿酒师董福新在浓香型白酒生产车间介绍,这套工艺具有“三高一低一长”的特点。所谓“三高”,即包包曲的培养温度高、入池的淀粉高、入池酸度高;“一低”是指用糠量极低;“一长”则是指的发酵期最长。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长久以来,古贝春对原料质量的把关十分严格,在成品酒出厂时也有着“四不准”的硬性要求。

据其介绍,一般酿酒的原材料正常发酵期为90天,双轮发酵期为180天,而多轮发酵期达到了270天。由于南北气候的差异,这套成熟的工艺经过不断的“自我革新”,成功将五粮液酿酒技术在北方地区落地且形成了古贝春特色。提及古贝春与五粮液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96年,而与茅台的合作更早,时间为1983年。

任何时候,独特、精湛、娴熟、高超的技艺,都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古贝春的高品质发展离不开一代代酿酒师们的精心酿造,他们在生产一线的每一个环节,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改进、创新、完善传承。

多年来,为提升产品品质,古贝春没有照搬上述厂家的生产模式,而是通过厂区增加绿化面积、“大池小甑”改革、生产环节进行保温保湿处理,最大限度还原“生态”,最终赋予了古贝春“酱酒北宗•鲁派翘楚”的金招牌。

又一轮纯粮原酒出锅。大家三五成群,将酒杯放置鼻下,吐纳之间眉宇舒展,启唇轻啜后连称:好!

“古贝春的口感很香很浓,喝到肚子里感觉很暖和。一杯酒,实际上是农业生产的文化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随着产业化逐渐深化发展,通过科技力量让老酒焕发新活力,值得推介。”中国晚协名誉会长任欢迎在参观了酿酒全流程后,品尝了一杯73度的古贝春原酒,他用“纯粹”一词形容这次品酒体验。任欢迎告诉记者,自己很早就听说过古贝春这个品牌,之前也曾参观过其他酒企的酿酒车间,但古贝春的规模、酒水的品质还是令他十分赞叹。

“这款酱香,口感极佳,像极了茅台”“浓香白酒香气纯正,入口醇厚绵甜柔”……在诗酒大道尽头的“酒仙山”地下储酒库,来访人员对古贝春的酒质产生了极大兴趣。在上万平米的恒温恒湿酒窖中,万坛古贝春酒在这里被密封窖藏,静置发酵。“低度典范·高度舒适”伴着酒香,成了大家口中的焦点。

“这个酒够劲!”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执行会长朱国顺在品尝古贝春原酒后,对古贝春赞叹有加,他表示,古贝春酒口感特别好,明显的纯粮酿造,闻起来更是香气扑鼻。扬州晚报总编辑袁益民则表示,一个厂家能生产出浓香、酱香两种绝佳产品实属不易,他为这种工匠精神点赞。

“南酒北酿”需要“真功夫”。此行,在报业大咖们看来,古贝春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