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31日五环接种点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来,德州市立医院的医护人员开启了"5+2""白+黑"的工作模式,和时间比赛,与疫情抗争,开足马力保障接种需求,用实际行动助力筑牢全民免疫长城。截止目前,已累计接种5.2万多针疫苗,数字的背后,是白衣天使奋发拼搏的付出奉献,是医护人员共筑免疫长城的使命担当。
为确保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平稳、有序、高效推进,这里的50余名医护人员放弃休假、加班延长接种时间,顶酷暑战高温,高效推进接种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完成了不平凡的坚守。
一天工作15小时是常事
7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五环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来接种的市民络绎不绝。墙上醒目标语凸显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馆内贴心地放置了四个高高的指示牌,以更方便为前来接种的市民去往问诊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各个区域的工作,都有保安和医护人员负责帮助引导,整个接种点工作在安全高效、平稳有序中推进。
作为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德州市立医院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护士长王惠馨负责场馆内的工作分配,自从疫苗接种工作实施以来,她带领这个几十人的队伍一起加班加点、放弃周末休息,甚至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工作。
"多长时间没休班了,我都记不清了。"王惠馨笑着说,在这种特殊时刻,守护在疫苗接种一线,守卫人民的健康防线,是一名接种护士的责任和光荣。
在疫苗接种一线,一天工作近15小时是常有的事,常常晚上10点以后才能结束工作。有时候接种市民较多,接种点全体医护人员主动加班,直至完成当日疫苗清零任务,打扫完现场,下班时已接近凌晨,第二天七点还要继续准时上班。
"苗到人到"是疫苗接种人的常态
每当疫苗运送到五环接种点,需要开展工作时,每个岗位的医务人员会立即赶到现场,哪怕是在休假。
6月25日晚五点,五环接种点临时接到接种任务,不少市民夜间前来,接种台前排起长队,"有些人白天要上班,只能晚上来。有的则是因为人多,从白天一直等到晚上。"王惠馨表示。
接到消息后,30余位已经下班的医护人员克服个人困难,即刻返回接种点,主动加班,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直至最后一位市民离开,圆满完成了当日疫苗接种任务,
7月13日晚,德州突降暴雨,接种点依然灯火通明,疫苗接种开启"夜间模式", 为市民接种疫苗,十余名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圆满完成了当日疫苗接种任务。
走出接种点的时候,天空还下着大雨,医护人员们结伴打着雨伞、披着雨衣,冒雨回家。过去的几个月,医护人员没少加班加点,但王惠馨感觉,队伍的战斗力越来越强,也越来越稳定。
全天候接种 共筑免疫屏障
正午时分,接种的人稍少,王惠馨立刻招呼队员轮换吃饭。为方便群众,自六月开始,五环接种点取消中午休班,全天候为群众接种疫苗,中午饭就地解决,吃完继续返岗。没有餐桌,他们就把饭放到纸箱上,随便找个地方一坐,端起盒饭,10多分钟吃完,就立刻替换其他人。一般盒饭送到时间是11点,当几十位医务人员全部吃完时,已经到了一点钟,饭菜已没有多少余温。
晚上9点30分,接种任务完成,他们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收拾医疗器械、统计汇总当日信息、制定下发明日工作计划,复盘一天的工作后,已接近晚上十点。
"只要还有疫苗,就算是深夜我们也不收工,随时为群众做好服务。"为保障接种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段立新院长多次前往接种点指导工作并现场办公,人手不够的时候还参与志愿者服务,坚守在疫苗接种工作的第一线。他说,"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我们必须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充分发挥市立医院的技术优势和保障能力,确保接种工作安全、高效、平稳、有序,全力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