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气候炎热多雨,各种致病微生物滋生蔓延,食品容易腐败变质,发生食源性疾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学校食堂、企事业食堂、旅游景区餐饮单位、农家乐、海鲜排档、建筑工地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等是高风险场所。为确保广大消费者饮食安全,杜绝群体性食源性疾病发生,7月26日,德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夏季餐饮食品安全预警:
1、各餐饮服务单位必须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采购食品及原料应到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销售单位购买。购买生鲜肉类要注意查看是否有有效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和品质检验报告。购买预包装食品应注意查验是否有生产许可标志、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真空包装的食品是否出现漏气、胀袋现象,采购时要索要并保留相关票据。加工食品时要注意卫生,加工制作用餐具、砧板、容器应生熟分开,且用前消毒,用后洗净。所有食品原料应用流动的洁净水多次清洗,去除细菌和农药残留。学校、幼儿园、企事业单位食堂、养老机构食堂等集体食堂,不吃隔顿隔夜食品。隔顿隔夜食品要妥善保存,食用前要检查是否有异味,并充分加热,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后方可食用。储藏食品要做到成品、半成品与原料分开、荤素分开、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做好防蝇、防尘、防虫、防鼠等工作。
2、学校、单位、建筑工地食堂、餐饮服务单位等涉及集体用餐的和自办宴席的,要保持操作加工环境清洁卫生,操作人员身体健康;不使用变质、过期、有毒有害、感官异常的原辅材料;正确加工贮藏食物,做好餐饮具的清洗消毒保洁;尽量不制作凉菜、野生菌等高风险菜品;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3、慎重采食野菜和野生蘑菇,切勿采摘、采购、食用不明种类的野生蘑菇、野菜和野果;要正确烹调、烧熟煮透食用四季豆、豆浆等食品;谨慎选择食用生食海产品、熟卤肉、凉菜冷食等高风险食品。
4、消费者外出就餐应选择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食品小作坊小餐饮登记证》的餐饮服务单位,不在无证摊贩处就餐或购买食物。如需网上订餐,应选择“距离近、有证照、卫生好、信誉高”的餐饮单位,订购的食品勿长时间存放,不网络订购凉菜、生食品种、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就餐后,应主动索取发票等就餐凭证。
德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要立即到附近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以免延误病情。各餐饮服务单位和学校、幼儿园应建立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当立即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在2小时之内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市场监管所报告,并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