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我市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发布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孟令芳介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民生领域为群众办实事情况及下半年的计划和推进举措。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退役军人事务领导小组和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把党史学习教育与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开展的“讲政治、勇担当、创一流”活动有机结合,发挥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职能优势、服务对象元素优势、红色资源平台优势,聚焦学史力行,把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服务退役军人的“责任田”,作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锤炼的“试金石”,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考核尺”。全系统上下凝心聚力,各级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努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列出“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项目清单,建台账、限时限,倒排工期,将基本优待目录落实工作纳入市政府督查事项,保质提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担使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传承红色基因,从娃娃抓起”的工作理念,运用退役军人的红色元素、烈士纪念设施红色资源,通过组建“一老一小”红色故事宣讲团、兴建双拥主题公园、用好双拥展厅等一系列创新动作,让红色党史“活”了起来,红色基因“红”了起来,红色教育“火”了起来。举办德州市首届信仰的力量“小小英烈讲解员”大赛,全市累计培养了2000余名“娃娃讲解员”,组建15支平均年龄只有9岁的“娃娃宣讲团”,在全市11家烈士陵园“持证上岗”,用红色故事和英烈事迹加强对青少年的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把党的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开展了“老兵讲故事”、“老兵永远跟党走”主题宣讲系列活动,组织抗战老战士、退伍老兵、军队离退休干部走进校园,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红色初心和党的历史故事,引导他们红色童心永向党,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德州市“红色故事小小英烈讲解员”做法,已经成为响遍全国的“红色品牌”,《新华社》《人民网》《大众日报》对我市做法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改进工作作风办实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扎实开展退役军人精准信息采集工作,按照“一人一档”标准,建立全市18.5万余名退役军人信息系统,为精准服务退役军人奠定大数据基础。建立服务中心12个,服务站8200个,全市80%以上的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达到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标准。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紧盯退役军人的急难愁盼问题,精准精细搞好服务。今年以来为5.5万名优抚对象发放优抚资金1.8亿元。创新探索“1+1+N”商业保险模式,为全市1.7万名重点优抚对象投入120万元购买商业保险,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与全市16部门联合发布市级基本优待目录清单,围绕8个方面优待内容共计163条,涵盖了现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残疾军人、退役军人、“三属”等5类人群。持续开展重点优抚对象短期休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计走访慰问金、慰问品合计151万余元,为548名困难退役军人发放救助金258万元。启动“三送下乡”活动,将“健康、政策、关爱”送到优抚对象家门口,惠及220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数万名退役军人。
常态化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创建“退役军人就业超市”线上平台,扩大就业渠道。全市开发10878个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有效解决部分退役士兵就业难题。设立专项基金,发放退役军人创业扶持贷款发放375笔8318万元,培育16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吸引30余家军创企业入驻,助力退役军人实现创业梦。开展各类面向退役军人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0余场次,成功举办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大赛,认定37家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承训机构,开展适应性、技能型和新职业培训1600余人次,激发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的就业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