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于7月29日进入山东省,经开区严阵以待,抓实抓细防汛排涝工作,确保安全度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减河贯穿州城南北,是行洪、防汛的主阵地之一,经开区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主要领导亲临一线,现场调度部署,相关部门周密安排提前行动,全力以赴防汛排涝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29日上午,记者在董子园风景区陈段沟船闸看到,2道船闸及廊道门已全部开启,工作人员也正在紧张有序的开展防汛排涝工作。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执法部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福莱说:“董子园景区相通的陈段沟、沙王沟、艾家沟等内河排涝期间,大部分水都是通过陈段沟船闸排往减河,正常情况下,水位达到4米5的时候,打开廊道门进行排涝就可以了,现在因为减河行洪,水面较高外压增大,排涝工作难度增大,加上“烟花”台风的原因,所以我们把导流沟、一字门、防防倒流门全部打开了,全力排涝,这次行洪和排涝工作相遇,是陈段沟船闸建成10多年来接受的最大考验,是第一次闸道门全部开启,减河和内河的真正联通。”
自接到通知以来,综合执法部进行周密准备,紧急组织80名应急人员,加强景区和三处排涝闸的24小时值守。为迎接“烟花”台风,董子园景区提前排水使内河道水位降至3米75,同时在船闸加装6台水泵进行间歇式排水,28日夜间水位开始升高,开启防倒流门板,29日零时河道内到水位达到4.2米,工作人员开启6台水泵同时排水,凌晨4点,水位达到4.5米,开启两侧廊道门,增大排水能力。上午九时,陈段沟水位达到4.8米,开启一字船闸门,董子园景区水系与减河全面联通,落差达到50厘米以上。排涝设施全面开启,全力排涝,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岔河后董排涝泵站,工作人员实时关注降雨量的多少调整排涝泵开启数量,避免城市内涝。后董排涝泵站目前正常运转,主要作用是在岔河行洪、河道闸门关闭时,用水泵将污水处理厂排出的中水及城区降雨时通过晶华路、瑞康路排水管道输送过来的水排入岔河,缓解城区积水。泵站人员24小时值守,根据水量调整开启水泵数量,确保行洪期间城区雨水及中水正常外排。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执法部市政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王振说:“原来的时候咱们这个泵站,在不行洪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岔河,有中水厂的水,源源不断的往这放,所以行洪之后,咱们把闸门关上,需要用泵把水往外调,平时咱开一个泵,排上半小时,停上一小时再开,一下雨咱根据雨量情况,实时加泵,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最多的时候是4个泵满负荷运行,维持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水位,现在雨小了,是开了三个泵,水位也在慢慢的往下降,后期如果降雨再继续的话,根据情况再调整。”
在减河沙王沟排灌站,三个机组已经全部启用,工作人员时刻监督水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执法部城市管理办公室主任郜立兴说:“现在这三台泵都开了,一秒钟的流量是5个立方,一个小时就到了18,000来方,一天满负荷运行是40万方,现在104以南区域的水全部通过这个泵站往外排,同时沙王沟水系联通工程闸门也已经打开,一小部分水排到了104以北。”


29日上午,在袁桥镇杨庄村,村干部们穿着雨衣、雨鞋正在减河东大堤巡查。为了应对台风“烟花”影响,袁桥镇严格实行防汛责任,扎实细致做好防汛各项工作。在辖区减河东岸流域设置5个值守点,每个值守点由镇班子成员带班,镇村两级巡堤队伍戴着“防汛”字样的袖标加强巡逻,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对前来靠近水域的人员及时进行劝离;值班人员及时关注封堵的河闸等重点部位,及时关注水位和天气变化,及时关注市、区防讯指挥部发布的有关信息,保持通讯畅通。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袁桥镇副镇长赵开成说:“我们街道行洪任务以后,对沿线六个村庄分别安排了巡堤人员,24小时昼夜值班保证不缺岗,同时储备了大量物资,保障第一时间防汛抢险。”
同时,袁桥镇加大防汛行洪安全宣传教育,镇村利用微信群及时发布减河行洪有关信息,并加班加点及时通知沿河各生产经营单位及各户,远离减河水域。
▲随着降雨持续,开发区部分道路上留下了厚厚的淤泥垃圾,雨篦子也已被树叶垃圾等覆盖。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立即组织人员对雨篦子进行清理,保证雨篦子排水通畅。
▲在晶华大道升源路路口,交警直属二大队对过往车辆进行安全管控,并加大积水路口、路段、桥梁等巡逻警示,指挥过往车辆安全通行,确保不发生交通事故。

▲市城市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负责在减河东方红路桥、三八路桥、天衢路桥两侧设置6处内涝抢排点,设置排水泵30台套,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要求,加强抢排点值守人员配备,尽全力保障排水泵正常运转,做好减河排涝、泄洪工作。

▲7月29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督导巡查后董路高速桥涵,公安分局和市政工作人员均在岗值守。

▲7月29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督导巡查红都路高速桥涵,市政工作人员在岗值守。

▲7月29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督导巡查危化品重点监管企业利尔康医疗公司附近路段,与企业负责人交谈了解内涝情况,协调解决企业排涝问题。

▲7月29日,减河湿地公园拉警戒线,行洪期间禁止游客入内。

▲7月29日,综合执法部分管领导和景区工作人员观察陈段沟向减河排水情况。

▲7月29日,综合执法部单天焕副部长带领质监科工作人员到嘉诚东郡、康博公馆等小区查看电梯安全运行情况,现场指导小区物业、维保单位做好电梯进水的应急抢险工作,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目前,开发区各维保单位已成立电梯应急救援队35支,人员90余人,车辆60余部,全部到达相应小区开展电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保障小区居民的出行安全。

▲根据市城市防汛指挥办公室有关指示精神,市城市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负责在减河东方红路桥、三八路桥、天衢路桥两侧设置6处内涝抢排点,设置排水泵30台套,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要求,加强抢排点值守人员配备,尽全力保障排水泵正常运转,做好减河排涝、泄洪工作。
▲晶华北路派出所民警在崇德一大道志远集团附近救助一辆电动汽车。

▲生态环境分局在暴雨天气中积极开展对辖区河流水体、断面以及污水处理厂水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各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最大程度减轻对河流水质的污染,严格防范汛期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交警直属四大队全力做好强降雨天气交通安全管控工作,加大积水路口、路段、桥梁等巡逻警示,指挥过往车辆安全通行,确保不发生交通事故。


▲为筑牢行洪防汛安全防线,积极应对台风“烟花”带来的极端天气,宋官屯街道针对积水路口、河道、小区车库等全面做好防汛工作,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宋官屯街道王庄社区党员群众自发防汛,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小区居民的出行安全。

▲宋官屯街道付庄社区工作人员将散落在地的树枝、落叶暂时清理至道路一侧,优先保证道路车辆正常通行;待雨势减小,再组织清运。


▲为积极应对“烟花”来袭,长河街道相关领导带班、冲在一线,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社区网格员进行全路段和全区域巡查,在辖区筑起了 “安全墙”。他们对小区积水情况进行巡查,处理堵塞下水道垃圾保障排水,检查工地积水情况,处理倒伏树木、防护围栏,保证道路安全,及时处置发现安全隐患。
▲长河街道郭家庵社区党支部书记带领两委成员在田园小区防汛。

▲长河街道杏园社区带领防汛人员 ,排查危房安全隐患 。

▲7月28日,袁桥镇辖区的绿地四季印象等商住小区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强降雨准备,严防地下车库出现积水风险。


▲7月28日,市城市管理局经开分局袁桥执法大队在减河东快速路三八路桥段处,铺设水带和抽水设施,并做好值班工作,确保道路桥涵处一旦发生严重积水,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排水。交警四大队民警也在此处加强值班备勤,保障过往车辆安全通行。

▲7月28日晚,袁桥镇在减河东岸的各值守点值班人员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并冒雨认真检查各河闸等重点部位情况,护航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7月29日,袁桥镇牌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磊和村干部们一起查看村内排水情况,辖区各平房村村干部积极行动,防止村庄发生内涝。

▲在袁桥大社区,袁桥镇安排物业单位及时排查地下车库是否有积水,并查看车库排水泵设施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