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胜于言教,往往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所以我在要求学生之前,先要求自己,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生充满爱心。”石国梁说。
作为班主任,石国梁每天晚上11点去查宿舍,回到家接近12点,第二天早晨6点依然要来盯早自习。11年来,日日如此。
他的心里总是牵挂着学生。有一次雪天路滑,他着急去学校盯早自习,不慎摔倒,晕迷大约5分钟,醒来后,并没有着急去医院检查,而是先去教室看学生们是否安全来到学校。
“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学生们才能听话。”石国梁说。连续两届学生进入高三前,为了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学校组织了35公里远足活动。一路上,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石国梁都是让他们走公路的内侧,自己在外侧保护他们。走到最后的时候,他的脚底磨起了泡,腿特别疼,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回到办公室就累吐了。“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全都坚持了下来,得到了锻炼,做什么也值得。”石国梁说。
石国梁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学生成绩和学生素养。针对文科生数学偏弱的问题,石国梁组织学生开展课前讲题活动,使班级数学成绩取得了较大提升。他利用每周六下午大课间时间,组织读报活动,让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培养了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先成人、再成才”是石国梁一直坚持的思想。他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在全班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团结竞争的学习风气,这对全班学生都有极大的感染力和道德上的约束力,因为学生不愿自己形象受损。这样就能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避免了很多矛盾的发生,形成一股强有力的班级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