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10月7日,记者从德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平均降雨量888.6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79.8%,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同期第二位。同时,境内黄河、漳卫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5条干流河道同时行洪,黄河发生较大洪水,漳卫河发生“96.8”洪水后25年来最强行洪过程,徒骇河、马颊河发生超警洪水。面对黄河、漳卫河行洪叠加连续强降雨影响复杂严峻形势,德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要求,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扎实做好各项应对工作,全力以赴确保防汛安全。
雨情方面,今年1月1日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888.6毫米,较常年偏多79.8%,较去年偏多51.4%;6月1日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794.3毫米,较常年偏多96.9%,较去年偏多79.1%。在水情方面,截至10月7日11点,黄河齐河段流量约为5100立方米每秒,漳卫河四女寺闸上流量1024立方米每秒,目前全市河势总体稳定,无较大险情。
对此,全市党政两级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调度协调会议,各级防汛责任人全部上岗到位、深入一线。各县(市、区)领导落实大堤分段包干责任,靠前指挥、分段包干、履职尽责。各部门各区域联动尽职尽责,在防汛抗洪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防汛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为防汛抗洪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我市按照“抢险物资装车待运、抢险队伍整装待命”的要求,落实专人专车,立即进入备战状态,做到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投入抢险。同时,专业队伍、群防队伍到位到岗,按照平均每10米堤防不少于1人的原则,实现全天候、全覆盖巡堤查险。各类防汛队伍已全部完成防汛抢险培训,全员穿戴好救生衣等防护装备,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此外,通过各类媒介,持续发布防汛安全公告,无关人员、车辆一律不得上堤。
数据显示,沿漳沿黄各县市区,共准备25支511人消防救援队伍,32支专业抢险队1624人,655支群众抢险队伍36077人待命,7709人上堤查险。已准备大型设备1478台(套),土方21.164万方,石料23.9258万方。市防指在全面加强会商研判的基础上,市水利局派出12支专家组赴各县市区开展技术指导。目前,全市共组织52支专家队伍,196名专家现场指导。
市防指将继续做好联合值班值守,全市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值班值守力量,严肃值守纪律,及时收集核实汛情、险情、灾情信息,提高信息报送时效,遇突发险情、灾情,确保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