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脚不露”,天凉了记得添件衣裳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冷交替的季节。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芦荻轻飞,蝉噤荷残,但自然并未就此沉寂,冷寒的露珠浸染山川,染红了层层叠叠的枫叶,蓝天之下满是浓浓秋韵,飒飒的秋风吹散斜阳,晕黄了漫山遍野的菊花,霞光之中尽显秋色斑斓,寒露无霜亦无雪,可以曼舞听歌。把酒东篱拂霓裳,尽赏秋韵菊蕊黄。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说,此时节,大雁南飞,雀鸟不见,菊花竞开。

由于“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和转折,相对于“白露”而言,“寒露”期间气候更凉,气温更低,标志着深秋来临。“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甚至可见初霜,所以“寒露”之后的节气便是“霜降”。

“寒露”时节应该如何养生保健?养生专家的建议说,“寒露”恰值热冷交替,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人的生理活动一定要适应自然界规律,以确保体内阴阳平衡。科学安排衣食住行,使身体同步适应气候变化,对公众十分重要。

伤风受凉是此时节感冒的主要诱因,“寒露脚不露”,一定要随时注意增添衣物,注重足部保暖,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坚持温水浴足和穴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加强户外锻炼并持之以恒,以增强体质。老年人宜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中青年可跑步、爬山、打球等;平日要注意劳逸结合,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还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的胸襟。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饮食调理应遵循“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平衡五味”的原则,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少食辛辣,以防咽干口燥,而润燥多汁的各类水果,当为首选。常吃萝卜、冬瓜、白菜、莲藕以及豆类、海带、紫菜、银耳、芝麻、乳制品等,既能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又可利肠解毒,调整血压,静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