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后,康复训练贵在一个“早”字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前不久,家住经开区的李大爷在德州市中医院进行了膝关节置换手术。李大爷的膝盖患有关节炎多年,导致膝关节变形,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经过医生的周密检查,变形的膝盖已经无法采取保守治疗。手术后,李大爷在德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了为期4周的康复训练。目前,李大爷恢复良好,已经可以去公园遛弯了。

膝关节置换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在处理老年人膝关节病变上,但很多老年人换了关节后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能像想象的那么“完美”地解决膝关节疼痛问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术后康复治疗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效果至关重要,是术后膝关节功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措施。”德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治疗师崔国良表示,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过程就是人体对假体的适应过程,因此不能“奢望”通过休息、静养让假体适应我们的日常活动。

在德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记者发现,有不少患者做完手术后疼痛难忍,才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像这样的情况,患者在整个康复期间经历的痛苦会更多,恢复过程也会更漫长。”崔国良介绍,由于手术方式不同、个体适应能力不同、手术前身体素质不同等原因,术后的康复过程也因人而异,患者只有进行专业的康复指导,才能少走弯路。

崔国良还表示,目前的康复理念不仅强调关节的活动度和肌力,还强调本体感觉和敏捷性的整体训练,训练方案更具功能性,通过运动前的练习,逐渐引入较复杂的关节活动,缩短康复进程,提高运动功能的恢复水平。

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5亿人之多。而我国患关节炎的人数已经超过1亿,并且7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高达80%,世界关节炎日的设立旨在提醒人们,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因病致残。

■相关链接

1.术后关节肿胀、疼痛症状多久可以消失?

肿胀、疼痛是术后最明显、最普遍的症状之一,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手术中关节处皮肤、肌肉损伤会引发炎性反应。至于该症状多久会消失,每个人因人而异,假体关节什么时候能够适应、满足日常生活了,肿胀自然也就会慢慢消失了。很多患者通过药物,休息也会消肿,但那多是暂时的,只要活动量稍有增加,还是会出现疼痛。

2.活动肿胀、疼痛怎么办?

冰敷、冰敷、还是冰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活动后肿胀增加,上面提到是因为假体不能适应日常活动,当活动量大于假体的极限时自然出现。用手背对比两侧关节,往往都会出现皮温升高,此时一定要进行冰敷处理。

3.冰敷的方法

刚刚手术后冰敷往往2小时一次,一次10~15分钟。急性期过后,在康复训练时一般每次训练完都要冰敷;休息时出现疼痛要冰敷;晚上睡前进行冰敷。在康复训练的后期,冰敷次数可适当减少,只在偶尔疼痛时进行。

4.关节置换后为什么仍然会瘸?

骨科大夫对关节置换后的练习,往往是让其在助行器辅助下进行步行训练。但关节置换的患者往往会疼痛存在已经很久,患侧不敢负重、支撑,造成的步态异常已经养成习惯。不进行负重训练、重心转移训练、迈步训练,往往不能轻易改变异常姿势。

5.膝关节为什么总是会有“嗒”、“嗒”、“嗒”异响?

这是由于膝关节置换术后原本稳定膝关节的前后十字韧带往往完全切除(有的只切除前交叉韧带,保留后交叉韧带),所以膝关节只能靠周围的肌肉韧带来包裹、稳定。手术早期肌肉不够发达,不能完全包裹好假体,发出的声音就是假体碰撞的声音,也说明关节的训练“不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