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提前建成25处“残疾人之家”|“如康家园”德州经验在全省推广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2021年度,我市提前圆满建成25处“如康家园”试点,开展辅助性服务残疾人276人,日间照料服务397人,康复服务748人……在10月11日、12日,为期两天的山东省西部片区“如康家园”建设现场观摩活动中,德州市残联向省残联、济南、济宁、临沂、枣庄、聊城、滨州、菏泽等七市残联“晒”亮点。

家门口的“托残所”

“‘如康家园’建成后,我就来这里了。边交着朋友边挣钱,日子过得充实了,钱包也鼓起来了。”在焦庙镇“如康家园”里,困难残疾人小吕的兴奋之意难以掩藏。与他一起加工的另外11名残疾人也在忙碌的工作中表达着各自的感激之情:“不光能够减轻家中的负担,还能体现我们的自身价值,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

焦庙镇“如康家园”依托齐河坤泽钢琴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建设运营,建筑面积850平方米,集社区残联工作站、日间照料室、辅助性就业室、康复训练室、医务室、文体活动室、室外健身广场等功能于一体,现已签约服务残疾人16人,为残障人士提供辅助性就业、日间照料、康复训练、残疾人技能培训、助残驿站、残疾人文化活动等六项服务,这里俨然成了残疾人心目中的“理想家园”。

当天,观摩团在齐河县晏城街道九如城“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看到,58岁的老陈正在医生的指导下,运用器材进行康复训练。“得病后,左臂和左腿都栓住了,每天都来这里训练,现在行动灵便多了。”老陈感激地说,患病后自己一直不愿意出门,家人得知街道建立了“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带他来到这里。在心理医师和护理师的帮助下,自己性格开朗了很多,“有时候下雨阴天不来,医生还给我打电话催我。治疗和午餐都是免费的,家人把我在这里比让我自己在家呆着还放心呢!”

九如城康养中心负责人李娟介绍,该中心是九如城集团淮海区域公司布局山东的示范项目,内设涵盖康复中心、医疗中心、休闲理疗区。中心配有8名执业医师,其中康复医师6人、中医医师2人,还拥有多功能训练器、双轮助行器、下肢功率车、液压式踏步器等专业化康复训练器材。

“如康家园”是山东省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品牌,将“如意安康”作为残疾人之家的目标追求和品牌塑造,努力为残疾人提供一个如健康人群一样融入社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家园。“如康家园”聚焦16周岁以上困难且有需求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群体。目前,德州已建成“如康家园”试点25处,共开展辅助性服务残疾人276人,日间照料服务397人,康复服务748人,知识宣传、文化娱乐333人次,居家服务78人次。

两年内力争实现全覆盖

据悉,目前我市共有持证残疾人13.03万人。其中,16-59周岁智力残疾人8928人、精神残疾人10828人、重度肢体残疾人12879人。

今年以来,德州市残联以解决残疾人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总目标,聚焦民生实事、创新事业动力,扎实开展“如康家园”建设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共整合项目资金110万元为市级“如康家园”试点建设补助资金,给予了剩余市级22处试点每处5万元的建设经费。齐河县更是出台了《齐河县“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扶持奖励办法》,文件规定,每个乡镇建设1-2处残疾人之家,年底前建成运营,从残保金中列支给予乡镇(街道)每处10万元扶持奖励,专款专用。为保证长效运营,从2022年起连续4年每年每处给予10万元的运营经费保障。

为落实“如康家园”惠残措施,市残联积极协调民政、卫健部门给予支持,各司其职、发挥优势、合力推进,在全市借势借力敬老院、医院、养老机构、爱心企业等相关政策措施,以服务整合推动了资源的集聚、政策的融合,在全市范围内多形式建设“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目前,已联合江苏九如城、宁津鹤翔、中民博爱等机构及爱心企业参与“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在探索中形成了全市养老助残、康(医)养结合、就业康复融合发展的新型工作格局。德州市“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运营中秉承了服务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的理念。确保真正从残疾人的需求和基层实际出发,在完成服务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做到向村(社区)的延伸,惠及至残疾人。

“下一步,德州市残联将对齐河县如康家园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先进经验在全市进行典型推广,力争在全市做到如康家园和残疾人工作站的融合,进一步创新思路,争创亮点。”在座谈会上,德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会理事长表示,“力争2-3年内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如康家园’全覆盖,为残疾人就近就便提供个性化服务,进一步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真正做到为残疾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德州做法走在全省前列

“齐河县将‘如康家园’建设成残疾人服务平台和工作平台并向村(社区)的延伸,走在了全省前列,第一个实现乡镇全覆盖,真正做到‘服务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在座谈会上,山东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邹斌芳对德州“如康家园”建设给予了高度肯定。

在详细了解了山东省西部片区八个城市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和运营情况后,邹斌芳要求各市高度重视“如康家园”建设,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常态化的基本服务。“试点的建设只是为一个开端,今后每处‘如康家园’要比试点建得更好,要突出各自的亮点和地域特色。”她对各市残联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抓好复制推广,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残疾人服务保障平台体系,提升广大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