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课后服务体系,让课后服务“可选择”“有内容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11月19日,我市召开“办实事 惠民生”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专场发布活动,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我市教体系统聚焦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民生工程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更好地回应群众的呼声,去年开始,我市启动实施了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一网通办”,取消了繁琐的资料提交过程,家长们短短几分钟就可以用手机或电脑完成一趟不用跑的“线上报名”。实行了“阳光分班”“随机分班”,家长通过电脑随机抽签进行分班,从根本上杜绝了“关系班、重点班”,保证了教育的公平。

“双减工作”成为今年教育工作的热词和焦点,我市紧盯工作重点,校内通过课堂改革、办学改革、教师队伍培训来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减少孩子们过重的课业负担。同时,对校外的培训机构进行了清理整治,规范了课程和培训时间,让无论是否接受校外培训的孩子,都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缓解了家长的教育焦虑。

为更好的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作用,我市实施了“5+2”的课后服务体系,所有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校都开展了“可选择”“有内容”的课后服务工作。孩子们不但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复习功课,还可以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社团活动,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不仅解决了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还能让孩子学习很多才艺。孩子们轻松快乐了,家长们也打心底里高兴。为了给家长减负、学生减负,我市还以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为内容,加强了对不规范办学行为的督导检查,对以上五项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按照调查反馈的结果,有针对性的纠偏。特别是规范了入学时间、减少了进入学校的课外读物、禁止手机进校园、强化体育锻炼,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赢得了家长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