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记者从我市召开的“办实事 惠民生”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德州市医疗保障局通过实施参保扩面行动、提高基本医保支付限额、提高大额医疗补助标准和建立职工长期护理保险等66项医保惠民政策落地,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商业保险有效衔接,参保群众政策内实际报销比例明显提高。
最近,职工门诊统筹制度、指导推出上线的“德州惠民保”、居民门诊报销年度支付限额由80元提高到200元、扩大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纳入门诊慢特病种类由原来的职工33种、居民26种统一扩大到70种等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有效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受到广大参保群众的欢迎。
今年1-9月份,患者本区域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职工达到75.3%,比医保局成立前提高5个百分点,居民达到62.1%,提高11个百分点,均高于全国、全省实际报销水平。
创新开展“互联网+”医保扶贫工作。将全市10.45万名医保扶贫对象及时纳入帮扶范围,确保做到应保尽保、政策落实、难点攻坚、经办服务“四个到位”。实现了“六重保障”一站式、一单制结算。建成全省唯一的医保扶贫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贫困人员住院报销信息和用药情况,精准施策,确保健康扶贫不漏一人。
2019年以来,77.19万人次享受医保待遇8.61亿元。市医疗保障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推动区域医疗高地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医保基金的战略购买作用,通过提高省以上重点专科报销比例,引导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水平。通过将中药自制剂和中药颗粒纳入医保支付、提高中药饮片和中医诊疗技术报销比例、降低中医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医日间病房试点等多项措施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医保支持中医药发展的做法得到创建国家中医药示范城市验收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