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份,全市6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其中南运河第三店、庆云县马颊河刘贵桥、武城县六五河大屯水库等3个断面达到优良水体标准,优良水体比例同比改善25%,在全省16市中排名第一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9.8个百分点。
制定“周巡查、周监测”工作机制。全市水环境管理系统,深入推进“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以严格的工作标准,扎实做好巡河检查工作。狠抓目标不放松,紧盯在河流及断面上,时刻注意来水情况。从市级层面对国控断面加密监测,精准分析问题、精准科学治污,同时针对即时形势,提前准备,对主要河流水质出现波动的,及早预警解决。行洪期间,全市水环境管理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克服极端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落实每天巡河、监测制度,尤其汛期期间,全体人员冒雨巡查、监测,实现水质改善、水质类别进一步提升。
以问题为导向,认真研究当前制约水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每年有针对性的在县市区梳理出重点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主要包括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扩容、管网雨污分流、点源提标改造等方面,分别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目前我市在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管理系统水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中共有27个项目,批复总投资约28.36亿元。主要以建设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为主,推进治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今年以来,共争取上级资金7746万元。
深入实施治污体系建设,对主要河流市控以上断面编制“一断面一方案”,以提升水质类别和水质指标值改善为目标,以补齐中心城区及县城建成区污水收集处理短板,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配套管网、雨污分流工程。补齐县乡污水处理设施短板,确保县级稳定达标、乡镇街道正常运行。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因地制宜加快治污设施建设进度。补齐水生态循环短板,每个断面都要构建生态补水水源,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四河水系联通工程。补齐黑臭水体治理短板,实施动态管理,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加大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等五个短板为着力点,对应建立任务清单、工程清单,进一步推进水环境质量的稳步提升。
来源:德州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