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街道社会组织培育1+5工作法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多年来,新湖街道积极探索城市社区有效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社区治理,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发展。成立新湖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下称“中心”),打造全市首个街道层面的集社会组织党建、孵化、培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经过近三年多的尝试,共孵化培育各类社会组织10余个,社区社会组织60余个,在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7名,成立社会组织党组织7个,总结提炼了“1个核心、5步塑型”社会组织培育“1+5”工作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把好社会组织发展的政治方向

社会组织党组织是党在社会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中心把发展党员、党组织建设贯穿到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和服务各个阶段。针对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按照流程成立党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发挥党组织在社会组织决策、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如:丰华社区乐缝创意坊党支部,由党代表孙庆华同志创立,党支部在组织建设中积极奉献,关注辖区有需要的群体,并建立组织传帮带机制,发挥了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状元府社区金缘红娘党支部为了更好地给男女青年牵线搭桥,娘红团在吸纳社区党员参与其中,还在社区招募了一些热心的志愿者,目前“红叔”们也在积极的参与到金缘红娘团队中,该组织方便了一些为子女婚姻大事着急的老人,还给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靠谱的交往平台。不符合成立条件的,如孵化的社区组织旗袍队,街道派驻党建指导员定期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注重分配一定名额给社会组织骨干,把优秀社会组织紧密联系在党组织周围。通过不同的形式,实现了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全覆盖。

二、社会组织培育标准化,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在孵化培育过程,通过摸索总结,提炼了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的模式。

第一步,挖人才。

中心把社区作为社会组织的发源地,在社区服务过程中注重发掘热心人、爱心人和社区能人、达人。例如,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发现小区居民赵宪龙非常热心邻里事务,谁家有个家长里短、矛盾纠纷都愿意找他聊聊,基于此,把他作为社区社会组织的骨干发掘出来,在社区搭建服务平台,成立宪龙调解服务队。他们由社区党员组成,主动解决社区里的小事大情,促进社区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社区生活中,邻里之间难免一些磕磕绊绊,遇到矛盾如果有人能给调解一下,则可以避免很多矛盾,解开很多难题。他们在社区中当了5年“和事佬”,用支部团队的执着与追求,真心真情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把调解工作做到了百姓的心坎里。目前组织已招募热心群众20多人,调解邻里案例100多个,成为小区发展的主力军。再比如,新湖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孵化的“纤手剪纸社”就是挖掘社区剪纸达人开始培育成型,在社区内有许多剪纸技艺精湛的人并且他们热心公益事业,志愿传授剪纸艺术让更多的人学习剪纸技艺,因此在中心成立剪纸社,为热爱剪纸艺术的人才搭建平台,将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剪纸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第二步,构雏形。

人才有了,平台有了,如何把组织规范化起来就是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中心定期召开小型研讨会、小规模培训,且将培训下沉至各社区内,比如青龙桥社区邻里守望爱心服务队成立之初,通过进行提升骨干能力、促进组织发展等为主题的骨干培训活动,通过多种形式针对组织架构人员的职责与工作内容、日常工作安排、如何进行社区组织的管理与运营等具体内容展开学习,提升了服务队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更推进青龙桥社区邻里守望爱心服务队工作的进程。因此在组织培育过程中,组织骨干确定组织的管理架构、发展目标,并结合每个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让组织有了基本的雏形和架构,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也可以做到有章可依。

第三步,定核心。

随着组织规范化,组织规模扩大化,就要和组织骨干负责人确定组织发展的核心,党建引领是总的核心目标,组织自身发展也要有核心,确定一个主要方向。例如:心印瑜伽服务队的核心就是服务辖区内30-50周岁的女性,在日常每周周四进行公益瑜伽服务,最终确定了“心印文化瑜伽之行”项目,目前已经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夏季公益瑜伽课堂”,并建立了新湖街道瑜伽文化交流群,受到广大女性朋友们的信赖与好评。由此就像心印瑜伽在也确定了组织的服务时间等,同时核心确定了,接下来的服务发展也就顺理成章。


第四步,赋技能。

赋能是社会组织培育的重要手法,也是中心工作的重点,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组织骨干和成员的成长。中心每月组织一次交流培训会议,定期根据每个组织提出的需求开展小规模培训,除了自主服务外,还邀请专家组织市级规模的培训,提高组织的专业性。例如,中心组织开展的项目撰写技巧培训、社区服务品牌撰写技巧等,都为社区组织培育和组织成长提供了方式和方法。其中海星书社在运营初期遇到招募人员难的实际问题,通过开展交流培训会议共同整合资源,将海星书社打造成为一个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文化沙龙、课余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式文化场所,并通过街道层面的宣传力度,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的读书良机,为建设书香街道、传递正能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五步,提品牌。

组织在发展和服务过程中,对自身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组织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中心为每个组织品牌化建设提出要求,首先为每个组织设计一个独立的LOGO,代表组织形象。同时对组织运营的项目进行梳理,从项目框架、项目内容、项目成效等方面进行提炼,形成组织自主品牌。例如:中心已组织各组织和社区提炼了服务案例,梳理典型案例12个,形成《新湖街道基层社区共同治理创新项目案例集》,大多数服务项目都充满社会组织的身影。

三、社会服务再升级,打造新湖社会服务新版本

新湖街道把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把社会服务作为街道社会治理的左膀右臂,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已经初步完成了社会服务的1.0版本,接下来,新湖街道党工委将继续发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平台优势,在社会组织党建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公益服务创新等方面继续发力,聚焦民生、服务发展,打造新湖街道社会服务2.0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