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诚学校:杜丽名师工作室到明诚学校开展送课助教活动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图片




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区域教育教学的交流研讨与发展,2021年11月29日,在德城区教研员滕静老师的带领下,杜丽名师工作室以“立足前沿、实践探索、互助交流,共同发展”为核心,在德城区明诚学校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环节一:同课异构





图片

图片




明诚学校王丹丹老师执教八年级上册《14.2.1平方差公式》,王老师语言精练,风格沉稳,凸显了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更清晰。



环节二:名师引领




图片

图片




杜丽老师的课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出发,发展数学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开拓数学文化视野,增强数学理解,具有数学学科本质课堂的教学特色。



环节三:交流指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工作室成员及明诚学校的老师们对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进行沟通交流。
王丹丹老师课堂的引入事例贴近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习题的选择有梯度,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扎实的课堂教学,也得到评委的一致认可,同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杜丽老师对教材解读十分到位,她将一堂枯燥的数学公式课转换成一场思维的盛宴,让人如沐春风、回味无穷。她在课堂上没有繁琐的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做到授人以渔。


环节四:高屋建瓴



图片


工作室导师黄鹂老师从三个方面给我们提出了建议:
1. 本节课是一节公式法则课,课堂相对枯燥,设置情境引入是一个好的方式,课堂的引入要更好的服务于课堂,以便达到教学目标。
2.本节课是多项式乘多项式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变,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算理依据,辨析公式的结构特征,达到会用公式的目的。
3.最后的练习中,单一的做题可能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如果练习形式多样性,学生可能会更有兴趣。比如,杜老师建议让学生自己编题,编题的形式也可以多样。
图片

滕静老师从代数课如何来上的角度解析,对教师们的授课能力提出了建议:

1.本节课是一节代数课、公式推导课。为什么研究?如何研究?怎么用?公式推导课有其固定的研究路径,要为学生渗透研究问题方法和思路,最后落实到用公式上。

2.情境引入来源于生活、科学中,也可以落到知识本身上。这节课可以从(a+b)(m+n)这个多乘多的通式出发,改变m和n以及符号,观察这样的改变产生的效果,具有怎样的规律。

3.明确算理,引领示范。应该让学生自己演算平方差公式的推理过程,同时教师进行板演让学生切身体会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环节五:颁发证书











图片






工作室导师黄鹂老师、区教研员滕静老师为两位授课教师颁发证书。

环节六:反思交流





图片

此次交流活动,有效解决了参会老师们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很多疑点、难点,提升了明诚教师的自身素质,积淀了教学素养。同时,也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老师们认真听课、热烈交流,积极反思,争取将学习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