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成,男,1971年3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高级工程师、技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电厂燃料部系统一班班长,2021年荣获“德州工匠”称号。
自2020年成立了“王文成创新工作室”以来,他负责设计了5项山东公司级众创项目,先后参与编写了《一二期燃料输煤系统检修规程》《一二期斗轮机检修实用手册》《翻车机液压系统原理图》《一二期输煤系统设备规范一览表》。这些技术理论的提炼,不仅极大地方便了班组检修工作,而且对输煤系统理论的丰富和拓展起到了突破性推动作用,有效推动输煤系统标准化检修和科技性检修。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1992年7月,毕业于泰安电校的王文成分配到德州电厂,踌躇满志的他本想着在生产一线大展拳脚干一番事业,可由于身体的原因却未能如愿以偿。尽管在其后的日子里,他通过修生养息、锻炼身体,在文体方面获得过德州电厂乒乓球单打冠军、双打冠军,也荣获了“华德通讯十佳通讯员”“年度优秀通讯员”“安全知识竞赛一等奖”“山东公司安全知识竞赛优秀选手”等荣誉称号,但他初心不变,始终想着要到一线去追求奋斗目标,体现自我价值。直到2007年,他毅然决然地借全厂规范管理的机会,降岗成为一名普通的输煤设备检修工人,从此开启了他的“匠心”之路。在接下来得15年间,他认真学习检修技能,刻苦钻研检修工艺,积累丰富经验,主持进行的设备大修项目12项、创新改造项目18项,逐步成长为一名燃料部首屈一指的优秀技能人才。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多年的生产一线检修经历,让他拥有了丰富的实践、实战经验,技能技艺在电力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以匠心,致初心,是他一直追求的境界。输煤系统皮带跑偏问题一直是阻碍燃料部安全文明生产水平的“顽疾”,在山东公司“三创”活动开展期间,他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经验,经过多次现场实地调研分析,创新攻关,借鉴原调偏支架调偏原理,设计、制作了强制调偏立辊,安装于皮带回程带跑偏量最大位置之处,效果特别明显,为提升输煤系统安全文明生产水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目前,这一设计业已广泛应用于一二三期输煤皮带跑偏综合治理工作之中。针对输煤系统犁煤器撒煤扬尘现象,他一方面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结合现场实际制作图纸,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其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进行了系列技术改进方案:1、将犁煤器耐磨橡胶犁刀改为钢板犁刀,在犁刀刃口处焊接Mn13高强耐磨合金条;2、调整缓冲床上高度,使其低于皮带5mm;3、犁煤器前后各加装一组可变槽角托辊组;4、犁煤器漏斗加装锁气器。项目实施后,从根本上解决了犁煤器撒煤隐患,极大地改善了现场工作环境,保守估计每年可节约材料费用17万元。我厂犁煤器撒煤治理的经验成果,可为其他火电厂提供很好的范本,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创新思路,亮剑攻关。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个人能力和价值的体现。在迎峰度夏关键时期,运行中的一二期乙碎煤机突然烧损,乙路设备被迫停用,机组处于断粮的危险境地。为保证稳定供煤,他经过多方设想、缜密考虑,创新工作思路,提出拆除乙滚轴筛第5、6轴,将第7、第8根筛轴反转,来煤直接通过碎煤机旁路落煤管进入下一级皮带。这一运行方式变革不仅保证了系统继续双路上煤,而且解决了历年来因碎煤机停用只能单路上煤的被动工作局面,为今后双路应急运行提供了可靠蓝本。2021年9月9日,在抢修一二期#4乙皮带减速机期间,他带领2名队员连续奋战两天两夜,解体检修减速机,更换轴承和轴承隔套,创造性的移位高速轴轴承位置,以最快速度恢复了设备运行。工作结束后,浑身衣服湿透、极度疲惫的他靠在现场的墙角上酣然入睡。这一抢修工作,不仅节约了巨额检修费用,消除了影响一二期机组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确保了机组正常供煤,而且开创了减速机箱体与轴承磨损后的新型处理方法,该方法已申请专利并已受理。面对困难,他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而是主动担当、亮剑攻关,创下了燃料历史上更换皮带最短16小时的记录。更换输煤皮带是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一项重要检修项目,受限于工作区间及备件体积重量,旧皮带拆下、卷起、新皮带铺设等节点项目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完成。为节省有限的人力,并确保皮带更换工作顺利、快速、高效进行,他设计研发了一种输煤皮带卷放装置,该装置包括电动卷放带装置、手动卷带装置和简易卷带装置各一套,该装置已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科学管理,提质增效。德州电厂一二期输煤系统使用的2台滚轴筛型号为BDSP8×14,由于设计原因,设备存在筛分效果差、筛片磨损严重、极易堵煤、轴端漏粉等现象,运行清理人员几乎每天都要清理筛轴,更为重要的是,因筛分效果差,煤流大部分进入碎煤机室,造成碎煤机环锤、筛板等部件短期内便严重磨损,每半年便需更换一次筛碎部件,有时甚至一个月内便需更换断裂的环锤。这不仅给检修人员增加极大的检修工作量,污染了现场环境,更是造成巨额的资金浪费。针对现状,他通过多方考察论证后提出改造方案:抬高前4根筛轴标高使其和水平面成15°夹角,后4根筛轴和平面成5°夹角,将上下落煤管改造为伸缩型落煤管,按此设计购进的QSB8×14变倾角滚轴筛更换完成后至今运行良好,不仅节约了50万元/年的材料资金,而且消除了重大设备隐患,延长了碎煤机的使用寿命,环锤由半年更换一次延长至保守估计5年更换一次,更是改善了现场的工作环境,扬尘撒煤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
目前,在华能山东公司火电厂的输煤系统中,箱式筛碎设备使用非常普遍,而筛碎设备轴端漏煤溢粉也是现场安全生产的主要隐患之一。他设计的实用新型专利箱式筛碎设备三级密封装置,可为其他火电厂提供很好的范本,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至2021年11月,王文成及其团队人员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受理5项,发明专利受理1项。
“一起向未来。”习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言犹在耳,以“匠心”致未来是王文成孜孜不倦的追求。在“王文成创新工作室”里,一个个创新成果即将服务作用于生产现场。“只要人生充满努力,你便永远是少年!”这是王文成说过的一句话。相信他在经过了“德州工匠”这个荣誉称号的洗礼后,一定能够行稳致远,再接再厉,继续发扬工匠精神,汇聚科技创新力量,向着更高的目标、更高的荣誉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