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1297处镇村公共场地晾晒小麦 | 陵城区创新举措缓解农民晒粮难题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三夏麦收期间,陵城区创新举措,将1297处镇村两级公共区域,全部敞开大门对外开放,用于方便群众晾晒小麦。

 “我可高兴了,镇政府给提供这么好的条件。原来没地方晒麦子,可发愁了,镇政府大院里不仅宽敞,没有车来车往还很安全。”这两天,家住陵城区宋家镇聚缘社区的李玉芝忙着晾晒自家的小麦,与往年提前在马路上“抢占”场地不同,今年她直接把小麦晒在了镇政府大院里。宋家镇政协联络室副主任、文化站站长田楠楠告诉记者,作为机关干部,一方面她们要做好志愿服务,帮助群众做好晾晒及粮食看护工作。另一方面,三夏抢收抢种就这几天,镇政府大院里每位机关干部都很自觉,能不开车就不开车,为群众晒粮最大限度腾地方,确保他们能颗粒归仓。

“三夏”大忙,小麦抢收后要趁着晴好天气尽快晒干,否则容易发生霉变,影响最终的收成。然而农村原本预留的场地都种了庄稼,晒场成了“老大难”。“靠天晒粮”的老百姓只能在公路上“划圈占地”,既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又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陵城区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变堵为疏,将13个乡镇政府大院、678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大院以及文化广场,共1297处公共区域全面对外开放,优先用于群众晒粮。“政府这个做法挺合老百姓的心意。”今年69岁的老党员廉照成对政府的暖心举措很是赞成。

“为保障麦收颗粒归仓,郑家寨镇党员干部齐上阵,擦亮‘郑好办’党组织志愿服务品牌,组建了爱心收割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和麦田防火志愿宣传队等,全力保障三夏生产。”郑家寨镇党委副书记任晓敏说。

贴心为民服务小举措缓解了群众晒粮大难题,这也是陵城区深入推进“初心·陵航—在你身边”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陵城区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变为服务群众的工作效能,以帮助群众解决身边小事为突破口,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民生服务“大提升”。“我们从群众身边小事出发,发出全面开放镇村两级公共区域助力三夏生产的通告,优先为群众提供晾晒场所,切实解决群众晾晒难题,进一步擦亮‘初心·陵航’为民服务名片。”陵城区委组织部组织一科科长侯世超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