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兵支书魏建军 永葆军人本色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是众多退役军人一生的信念与追求,他们在各行各业中展才华、显身手,涌现出很多典型事迹,陵城区前孙镇小屯村党支部书记魏建军就是其中一个,他在农村广阔天地里用坚实的步伐和坚定的信念,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擦亮军人底色,彰显使命担当

魏建军,19岁高中毕业后,他穿上军装,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途。在军营里,他锤炼了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品质,培养了严谨的作风和顽强的斗志。在部队期间,荣获两次三等功、优秀士兵等荣誉。

2008年12月魏建军退役返乡后在区自来水公司工作。

2020年4月,魏建军通过市委组织部遴选村党组织书记,担任了陵城区前孙镇小屯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村庄的落后,他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乡亲们谋幸福。

2020年,魏建军母亲生病在济南住院。一边是亲情需要守护,一边是割舍不下的村庄发展。他将母亲重病埋在心里,依然奋斗在工作一线,住院期间,魏建军往返于济南和前孙镇之间,白天在村内工作,晚上赶往济南照顾生病的母亲,没有耽搁村内事务。

连续的奔波劳累,他日渐消瘦,大家以为他身体出现问题,让他注意休息,他都一笑了之。母亲过世后,魏建军才将情况告诉大家,人们纷纷流下感动的泪水,劝说魏建军,当时完全可以在医院照顾母亲,“实在放不下这一方的百姓,舍小家,顾大家,这也是退役军人的职责。”魏建军说。这就是一名退役军人支部书记朴实的为民情怀。

听民意解民忧,践行初心使命

走在小屯村的街头,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大街,粉刷后整齐划一的白墙,垃圾清理的干干净净,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群众越来越满意。4年的时间,前孙镇小屯村从名不见经传的“脏乱差”变成如今的“明星”村。能有今天的变化,是退役军人魏建军一步一步带领大家奋斗而来。

上任伊始,魏建军就深入田间地头,走家串户,与村民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他发现,村里的基础设施落后,大街坑洼不平,下雨道路泥泞,排水内涝,村居环境脏乱差,老年人做饭愁,吃饭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魏建军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和措施。

魏建军首先着手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团结带领村民,修建了宽敞平坦的沥青路,安装了路灯,完善了雨污分流设施,安装了天然气,改善了民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在工作过程中,魏建军还发现村内一些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生活将就,最基本的一日三餐得不到保障。魏建军不遗余力,积极协调资金和房屋开办了小屯村助老幸福食堂,为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营养丰富的饭菜。不仅如此,他还定期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理发、洗衣等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以党建为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推动村级党组织建设迈向新台阶的过程中,魏建军十分注重发现培养后备力量,新发展了3名政治素养好、群众评价高的党员,为小屯村党员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发展新党员,是该村党组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通过严格把关、精心选拔,确保了新党员的政治素养和群众基础。同时,这也为村庄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资料图

在增加村集体收入方面,魏建军更是下足了功夫。他带领两委班子克服种种困难,治理顽瘴痼疾,回收了村民长期占用的残次林地、开荒地、场院、沟头河涯等闲散土地67亩,为新增人口增添了土地,剩余土地进行了公开发包,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

另外将村后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闲散土地回收后,建起了15处标准化的储藏院,租用给有需求的群众和光伏公司,彻底根治了脏乱差的问题,同时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资料图

在魏建军的带领下,前孙镇小屯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村子,道路宽敞平坦,环境整洁优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老年人生活得到保障,幸福感不断增强;村集体收入逐年增加,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魏建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和尊重。他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是优秀退役军人的代表,是新时代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

资料图

站在新的起点上,魏建军信心满怀。他表示,将继续带领村民努力奋斗,不断开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前孙镇小屯村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裕、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