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疾控提醒: 被宠物抓咬伤后“三步急救”刻不容缓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近日,广东省报告一例因犬咬伤引发的狂犬病死亡病例,引发广泛关注。患者曾被狗咬伤,但未及时进行规范处置,3个月后出现恐水、狂躁等症状,最终不治身亡。当前德州持续高温,家养宠物烦躁不安,抓咬伤事件频发。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自5月以来,猫狗致伤事件较前期增长36%,狂犬病疫苗接种量也随之显著上升。

德州市疾控中心成人预防接种门诊高晗医师介绍,自5月中旬以来,全市狂犬疫苗接种量持续增加,宠物或流浪猫狗致伤是主要原因。“门诊日均接诊量约为20人,比春季增长近三分之二。”高晗表示,当前接种人群日趋年轻化,0至15岁年龄组儿童占比高达五成,最年幼的伤者仅1岁出头。随着暑假到来、户外活动增多,7至8月将迎来接种高峰。

“高温天气下,猫狗易烦躁,加上部分犬只处于发情或应激状态,攻击性增强。同时,市民衣着单薄,互动时更易受伤。”高晗提醒,一旦被宠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采取“三步急救”措施:1.冲洗伤口: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2.冲净残留: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去除残留物;3.及时消毒:用碘伏充分消毒处理。“做好初步处理后,应尽快前往附近的正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接受专业处置。”高晗提醒,越早处置效果越好,切勿拖延。

“虽然近期狂犬疫苗接种增加,幸运的是,德州已连续8年未报告狂犬病病例。”据德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主管医师吕婷婷介绍,狂犬病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人畜共患病。该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抓伤或唾液进入破损皮肤、黏膜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后几乎无有效治疗手段,死亡率接近100%。但通过及时规范的暴露后处置可以实现有效预防。

“不要心存侥幸,任何被猫狗咬伤或抓伤时都必须当回事。”吕婷婷强调,尤其儿童是高风险人群,家长务必加强看护,并教育孩子文明接触动物,避免突然挑逗、奔跑或触碰陌生宠物及流浪动物。她还提醒市民:不要随意收养来源不明的流浪猫狗;家养宠物应定期接种疫苗、接受体检;外出遛狗务必拴绳、戴嘴套,避免伤人;与宠物互动时尽量穿长衣长裤,避免裸露皮肤被抓伤。

“虽然多数犬只不会主动攻击人,但不是每位市民都了解狗的行为习性,科学养宠、文明遛狗,是养犬人应尽的责任。”吕婷婷表示,防患于未然,才能共同守护生命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