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癌症撞上中医药!德州市中医院打破生命魔咒 点亮抗癌新希望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当“肿瘤”这个诊断猝不及防地降临时,很多患者仿佛听见了自己生命的倒计时。手术、化学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等干预手段虽能实现阶段性病情控制,却也常让患者饱受身心煎熬,而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医学瑰宝,正以其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色,为抗癌患者点亮另一盏希望的明灯。


“当时在北京确诊肝癌晚期多处转移,非手术适应证,老人的精气神儿一下就没了,没想到现在能调理得这么好!”日前,家住辽宁省的62岁冯大爷(化名)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德州市中医院,找到中医主任医师王玉生复诊。如今的他神采奕奕、生活自如,全然看不出是一位多年“带瘤生存”的癌症晚期患者。2023年5月,冯大爷得知病情后,一度认为走到了人生尽头。“肝的右边有个和桃子差不多大的肿瘤,周围还有多个异常强化结节,双肺也有,简直是‘前有豺狼后有虎豹’,咋治!”一家人思虑良久,最终慕名来到德州市中医院。

就诊时,冯大爷受胃部胀痛、恶心呕吐等多种晚期症状折磨,整个人形容枯槁。王玉生经过脉症审因,综合论治,为冯大爷分阶段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让人惊喜的是,经过第一阶段的中医药治疗,冯大爷的不适症状缓和了许多,这让老人重燃抗癌信心。随后的时间里,王玉生根据冯大爷的个体情况,采用中医药技术,实时调整治疗方向。慢慢地,冯大爷从食不下咽到享受三餐滋味;从举步维艰到哼着小曲儿在小区散步;从终日闭门不出到与邻里谈笑风生,种种可喜的变化,正是中医药调理为他注入的生命活力。

与冯大爷情况相似的,还有66岁的尹大爷(化名)。2023年,尹大爷确诊肝癌,继发骨转移,考虑手术放化疗副作用大,自己身体不能承受,尹大爷选择了传统的中医药疗法。王玉生经脉症审因,秉持标本同治法,选配多种中草药制成水煎剂。第五次复诊时,原本因周身疼痛无法行走的尹大爷,已经可以自己走进诊室就诊。“经过一年八个月的中医中药治疗,虽然肿瘤体积没变,但其他指标都没问题,身体状态也很稳定,达到与肿瘤‘和谐相处’的状态。”日前复诊时,尹大爷笑称自己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

“简单地说,中药能抗癌,主要依靠它们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对各脏腑器官经络、气血津液起到不同的作用。”王玉生解释。一方面,有数据显示,某些含有硫酸多糖的中药,对恶性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限制肿瘤的营养供应和转移路径;另一方面,中药遵循整体观念,通过扶正固本的方式,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激活免疫细胞,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与杀伤能力。此外,中药还能调节人体内环境,改善气血、阴阳失衡状态,纠正肿瘤发生的病理基础,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抗癌效果。王玉生强调,中医治疗需由专业医师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患者切不可自行开方诊治,更不可替代规范的西医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