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区:匠心筑梦锻造产业铁军 改革赋能激活发展动能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浪潮中,陵城区以“匠心传承”与“体系革新”双轮驱动,走出了一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特色路径。通过构建全链条培育机制、搭建产教融合赋能平台、创新权益保障体系,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大军正加速崛起,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匠心传承构建梯次培育新生态

陵城区创新实施“劳模工匠梯次培育工程”,打破传统人才成长壁垒。建立“初级工—高级技师”分层培育体系,针对不同产业需求定制培育方案:传统领域聚焦技艺传承与工艺攻坚,新兴领域强化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在全省首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一评双证”试点,实现职业发展双通道贯通。通过竞争性选拔、差异化培养、结对式帮扶、制度化激励、动态化管理五大举措,培育出200余名劳模工匠组成的核心骨干队伍。这些技术领军人带领团队攻克25项关键技术难题,创造经济效益700余万元,更带动全区技能人才占比突破70%,形成“大师引领、梯次衔接、群星闪耀”的生动局面。

二、产教融合打造技能提升强引擎

立足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区域主导产业,陵城区打造“实战赋能”培养体系。投资1.2亿元建设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工匠基地),配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前沿设备,实现教学与生产“零距离”对接;联动职业院校开设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11个前沿专业,建成近40个高标准实训室。创新“以赛促学、以练强技”机制,举办“技能兴德”、极飞无人机等26场行业竞赛,覆盖千余名技术尖兵。深化校企协同,联合龙头企业建立在职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实施“求学圆梦”计划资助职工学历提升,推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互认,让产业工人在技术迭代中始终站在前沿。

三、机制创新筑牢权益保障硬支撑

陵城区将“尊严护航”作为改革基石,首创“五方协同”维权机制,高效处置劳动纠纷,切实保障工人合法权益。建立工匠人才专项奖励制度,大幅提高产业工人在各级劳模评选中的比例。区总工会构建全覆盖服务网络,建成58处职工服务阵地,年均开展文体活动128场;打造“四季服务”品牌,通过集体合同覆盖1.26万职工,数字平台服务超2.5万人次。实施农民工“技能+学历”双提升计划,惠及5000余人次,助力从“劳力输出”向“技能就业”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