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运河文脉 法护文明”运河法治保障志愿服务队走进聊城中国运河博物馆,以“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通过实地调研、普法宣传等形式,从历史长河中探寻法治文化脉络,在古今交融中感悟治理智慧。
活动当天,师生们抵达聊城中国运河博物馆后,重点聚焦博物馆内展现古代漕运管理、商贸纠纷调解、水上治安维护等法治元素的展区。在参观过程中,师生们认真聆听讲解,积极与博物馆工作人员交流,进一步挖掘运河法治文化的深层内涵。一件件承载着历史印记的契约文书、漕运律法条文复刻本,生动呈现了古代运河沿线的法治实践。同学们一边参观一边结合专业知识展开讨论,分析古代运河治理中蕴含的法治理念与现代法治建设的共通之处。
此外,师生们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运河沿岸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他们通过发放普法宣传单等形式,向当地居民普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婚姻家庭、财产继承、邻里纠纷处理等,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法律问题,并结合运河法治历史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增强居民的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
此次实践活动,将法学专业学习与传统文化研习深度融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更让他们在历史情境中深化了对法治精神的理解。队员们表示,未来会进一步挖掘传统法治文化资源,为现代法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同时也将持续开展社会调研与普法宣传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