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目前,全国各地高校录取通知书已陆续进入派送阶段。教育部“阳光高考”公众号近日发布提醒,考生需提前做好相关准备,确保顺利签收,并注意甄别通知书真伪,同时了解后续入学及资助政策。
签收前:保持电话畅通,备好身份证明
录取通知书派送期间,快递员会提前电话联系考生,确认签收时间和地点。教育部强调,考生务必保持高考报名时预留的电话畅通,避免因联系不上而错过派送。
签收时,录取通知书需由考生本人或指定代收人当面签收。无论是本人还是代收人,都需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或准考证,以便配合快递员完成身份核验工作。
签收后:核实信息,妥善保管附件
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第一时间通过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录取高校官方指定的信息发布渠道,核对通知书上的院校名称、录取专业、个人信息等内容,确认与查询到的录取结果是否一致,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作为入学报到的重要凭证,录取通知书需妥善保管。此外,通知书信封中通常会附带《入学须知》《入学手册》、校园简介等材料,部分高校还会随寄手机卡、银行卡(用于缴纳学费、发放奖助学金等)。这些文件关系到入校后的手续办理,考生需仔细阅读并妥善保存。
资助政策:两类助学贷款可申请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教育部明确: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可申请两类国家助学贷款——
1.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在考生学籍所在地申请,贷款发放地为生源地;
2.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可向录取高校的学生资助部门咨询办理,贷款发放地为学校所在地。
符合条件的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贷款类型,提前了解申请流程和所需材料。
防骗提醒:认准EMS专用信封,警惕“非全日制”陷阱
为避免考生和家长受骗,教育部特别强调:正规高校录取通知书均通过中国邮政EMS寄送,使用专用信封。若收到其他快递方式送达的“录取通知书”,极有可能是假的,需提高警惕。
此外,部分非学历教育机构会打着“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旗号误导考生。教育部指出,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的考生,录取类型通常为“全日制”;若通知书上出现“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等字样,则不属于普通高考统招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很可能为虚假通知书,考生和家长需仔细甄别,必要时可向当地教育部门或高校核实。
考生及家长如对录取通知书有任何疑问,可及时联系录取高校招生办或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权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