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1日,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德韵筑梦,三色领航”志愿服务队深入德城区十二里庄社区与江南水郡社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队以红色教育为引领、科学科普为支撑、学业陪伴为基础,通过多元化服务模式,为社区儿童送上兼具思想性、知识性与温度感的假期成长“养分”。
为实现精准服务,志愿者们提前调研两地儿童的年龄层次、学习需求与兴趣点,从“课程设计”到“日常陪伴”全方位筹备。课程组围绕科学启蒙、红色教育主题,反复打磨教学内容,设计互动环节,确保知识传递既专业又生动;同时,考虑到孩子们假期作业辅导的刚需,专门组建辅导小组,梳理不同年级的作业难点,准备个性化辅导方案,让每一份付出都直击孩子们的成长需要。
红色基因浸润,让理想信念扎根童心
服务队将红色教育融入实践体验,以生动形式传递精神力量。红色书签制作课上,志愿者将长征故事、雷锋叔叔的事迹变成创作灵感,孩子们手拿彩笔,在卡纸上写下“我爱祖国”;江南水郡社区的“红色美育”活动中,志愿者带领儿童学唱《少年中国说》并编排手势舞,在歌声里跳出“少年担当”,小手一挥,眼神里全是“我要当小英雄”的劲儿…
科学启蒙落地,让知识探索触手可及
立足专业特色,志愿服务队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课程。在课程“种子的奇幻漂流”中,志愿者通过沙质土与黏质土的对比实验,让孩子们认识到土壤的“急性子”与“慢性子”,随后引导儿童用树叶创作粘贴画,实现自然科学与艺术创作的融合;在课程“食品安全谣言粉碎机”中,志愿者以通俗原理拆解科学知识与生活误区“正面刚”,让孩子们变身“家庭科普员”,把理性思辨悄悄种进孩子心中;细胞模型课上,志愿者对比着植物与动物细胞讲解。
陪伴关怀暖心,让学业成长稳步前行
针对假期作业辅导的实际需求,志愿者们建立常态化陪伴机制,为不同年级儿童提供针对性帮助。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红色教育铸魂、科学课程启智、学业陪伴暖心的多元结合,既为社区儿童提供了全方位的成长支持,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性与温度。未来,服务队将继续深化多元服务模式,让红色基因与科学精神在更多童心间传递,用青春力量为基层儿童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