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运动不对”突发心梗!德州市中医院提醒:夏季运动切勿逞强!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人们的养生热情越来越高涨,然而,高温、强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可能带来健康风险,“运动对了”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动不对”可能会损害健康。近日,家住天衢新区的43岁程先生(化名)锻炼时突发心梗,幸亏抢救及时,捡回了一条命。那么在三伏天里如何正确运动呢?运动时注意哪些问题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德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赵立岩。

“‘夏练三伏 ’是一种特殊的锻炼方式,并不是指在伏天暴晒或者高强度锻炼。因为运动时大量出汗会带走身体的热量,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导致脱水!特别是平时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补充水分不及时,很容易增加血液黏稠度,发生心血管意外。”赵立岩说,程先生平时血压较高,虽然按时服用降压药,但是高强度的锻炼使身体缺水,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从而促使疾病来袭,幸亏运动时有家人陪同,并及时植入支架开通血管,脱离生命危险。

每年夏天,中暑和热射病的患者都不在少数,当人体脱水量占体重的2%左右时,属于轻度脱水,心脏负担加重;达到4%时属于中度脱水,此时人会有严重的口渴感,出现心率加快、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等症状;达到6%至10%时即为重度脱水,人会出现恶心、肌肉抽搐,甚至昏迷等情况。特别是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下降,一旦中暑不仅会引发头晕、乏力,甚至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身体反应,如休克或意识模糊等。因此,超过65岁的老人,尽量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建议选择早晨凉爽时或傍晚气温稍降后再进行活动。夏季高温期间,老人可以在室内进行一些缓和的运动,如做一些简单的伸展操、练习太极拳等。对于不得不在户外进行活动的情况,一定要注意补水,在运动的前、中、后期,要少量、多次地摄入适量的水分。此外,运动后,不要图一时痛快立即喝冰饮料,这会对胃肠产生强烈刺激;不要马上冲凉,最好用温热水擦洗身体。

程先生的经历也提醒大家,锻炼虽然对健康有益,但也要根据自身状况和外界条件来调整,不逞强,不盲目追求运动量,以免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