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家族史的近亲患肠癌的几率比一般人要高数倍,对于这一类人群,肠镜的筛查显得更为重要。近日,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德州市肛肠医院)就接诊了这样的两个患者,姐姐赵女士确诊为肠癌,弟弟随后在肠镜体检中发现了两个息肉,肛肠二科主任马爱文为赵女士进行了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为弟弟则进行了内镜下息肉切除手术,目前,姐弟俩已经康复出院。
长期便血、大便不成型
要警惕肠道有癌变
39岁的赵女士经常便血,而且肛门疼痛,她总以为是痔疮犯了,吃点消炎药或者抹药膏来缓解。但是,最近症状加重,疼痛难忍,她才来到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德州市肛肠医院)诊疗。
马爱文主任接诊后,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后,高度怀疑是肠道有肿瘤。随即为其安排了无痛肠镜检查,结果证实了他的猜测,快速病理检查显示恶性。马爱文立即为其安排腹腔镜手术,不仅成功切除了肿瘤,而且还清扫了周边的淋巴结。
在床前照顾她的弟弟小宇平时也有便血的症状,而且大便不成型,为了安心,他也预约了无痛肠镜检查。“幸亏早做了筛查,真发现了两个息肉,而且已经有癌前病变的征兆。”手术后,小宇终于松了一口气。
早发现、早治疗
将肠癌扼杀在萌芽状态
马爱文介绍,对于癌前病变或者早期肠癌,只有及时处理,才能获得一个比较好的疗效。这方面失败的教训在临床上也遇到很多,有肠癌家族史的病人由于缺乏重视,到医院来就诊的时候已经是晚期,这样的患者屡见不鲜,所以提醒广大有肠癌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定要定期的做肠镜检查,将肠癌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维护自身的健康。
肠癌的临床表现应该说没有特异性的表现,一般出现临床表现都是已经进入中晚期,在早期的肠癌没有明显的症状,到了晚期的症状最主要的是大便习惯的改变,也就是说大便的次数和大便的过程和之前有明显的改变,包括伴随一些肛门坠胀。尤其是值得警惕的一个症状是便血,直肠癌可以引起便血,但是其它的疾病比如痔疮也可以引起便血,很多患者出现便血以后误认为痔疮,没有到正规医院做正规的检查,耽误治疗时机。
6类人群要定期做肠镜筛查
哪些人需要把肠镜检查提上日程呢?马爱文提醒,以下6类人要尽早做肠镜筛查:
三代以内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一定要尽早做肠镜筛查;
年龄≥45岁的一般风险人群(建议开始筛查),或≥40岁且有其他风险因素者;
有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
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黏液便;
有慢性阑尾炎、大肠息肉、炎症性肠病;
长期精神抑郁状态,或近期(3-6个月内)出现不明原因体重明显下降(超过5%)者。
医院肛肠科是山东省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中医院肛肠联盟科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农场医院肛肠疾病培训基地,并加入齐鲁区域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科室与北京市肛肠医院、山东省中医院、石景山中医医院及省内外多家专业肛肠医院有长期业务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专家来院教学、查房、会诊、手术。能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及各种微创治疗新技术治疗各类型肠炎、慢性腹泻、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疑难性、复杂性痔瘘,直肠脱垂、肛门失禁及肠道、直肠锁闭、肛周脓肿、便秘、结肠炎、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等肛肠疾病。
内镜诊疗中心长期坚持“走出去 请进来”双向发力,一方面持续输送骨干医师赴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升团队专业程度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定期邀请北京市肛肠医院专家和省内知名专家来院坐诊手术,让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内镜诊疗中心长期开展普通胃肠镜、无痛胃肠镜的检查与治疗,幽门螺杆菌检测、结肠水疗、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消化道内镜下止血术,异物取出、硬化剂注射、早期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及早期癌前病变、胃肠道息肉、腺瘤切除,不仅能为早期消化道肿瘤镜下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更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个性化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