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对接会就像一场及时雨,破解了我们的痛点难点问题,有助于降低种粮成本,提升生产效益。”7月18日,2025年德州市千万亩粮田优质农资农机农服集采集购产销对接会在德州市会展中心举办,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十佳农民、临邑县富农家庭农场负责人魏德东点赞该活动。
魏德东说,当前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因此从良种、肥料的选择,到农机、烘干等设备的使用,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德州首次举办农资农机农服集采集购产销对接会,通过“团购”“拼单”等形式,既能降低种粮成本,还能提供更优服务,实现多赢局面。据了解,此次对接会由德州市农业农村局、省农担德州管理中心共同主办,省鲁担裕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德州市农业产业化促进会积极承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科院、市供销社和人行、农行、农商行、农发行、德州银行等部门和单位给予大力支持,吸引农机、肥料、农药、种子企业和农服组织70多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600余人参与。
据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丰勇介绍,优质农资、农机和农服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保障,但是,我市农资农机农服供应工作面临着供销信息不对称、新产品应用推广不到位,优质农资农机成本高、假冒劣质产品个别存在等情况,特别是一些小农户受信息渠道、个体规模等因素限制,很难享受优质优价的农资、农机和农业服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与“吨半粮”工程的热情和效果。
因此,为破解农资农机农服供需结构性矛盾,推动全市粮食生产降本增效,增加优质农产品原料供应能力,德州市农业农村局整合“政科企金”各方资源,于7月1日组建市、县优质农资农机社会化服务集采集购联盟,搭建起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支撑的乡镇集采集购服务网络,吸纳联盟会员单位230家、个人会员1000多人。同时,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开展优质农资农机农服集采集购活动,这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举措,也是助力新一轮绿色“吨半粮”工程的创新探索,并计划以每年1至2次的频率持续举办,真正实现节本增效、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百米”。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全国率先实施“吨半粮”工程,统筹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发展,粮食生产连年攀升。2024年建成全国首个百万亩“吨半粮”示范区,五年创建目标三年提前完成。为巩固扩大创建成果,市委、市政府确定,从今年开始接续实施新一轮绿色“吨半粮”工程,推动核心区经验做法向辐射区、带动区拓展。到2027年,全市“吨半粮”总面积突破200万亩,带动800万亩粮田大面积均衡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