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州市住建局《创新建筑工程保温材料全流程智慧监管模式》的经验做法被市应急管理工作简报刊发推广。近年来,该局持续深化建设工程智慧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通过取样溯源透明化、数据分析精准化、监管协同高效化三大创新举措,全面强化建筑工程保温材料全流程智慧监管,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数据“码”上溯源,筑牢质量管控透明防线
据介绍,市住建局已将全市368个工程项目的3837名见证取样人员及25家检测机构纳入监管平台统一管理,全面推行建筑工程保温材料见证取样和检测过程的信息化管控。见证取样人员通过手机App完成实名认证后,方可开展取样工作,监管平台会自动记录取样时间、地点并同步上传影像资料;受委托检测机构则通过脸谱自动识别技术,确认见证取样人员是否本人到场,并扫码验证样品真实性,只有全部符合要求的样品才会被受理,从源头确保取样、见证、送检“三一致”。
与此同时,平台为每批保温材料生成专属“电子身份二维码”,监督人员通过手机扫描即可瞬时追溯该样品的生产厂家、检测结果等全部信息。目前,平台已实时追踪1万余份保温材料的全生命周期数据。
信息智能分析,提升监管决策精准效能
智慧监管平台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核心支撑,能够自动分析保温材料见证取样行为、检测过程及数据、监控视频等多维度信息。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可自动识别数据异常、不合格报告等风险点,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便立即推送预警信息。尤其在不合格报告的“检测—预警—整改—反馈”闭环管理中,平台能推动问题在萌芽阶段得到化解,有效避免质量隐患,大幅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效能。
齐抓共管联动,构建协同治理高效格局
依托该平台,工程监督人员实现了日常监管“线上+线下”的无缝联动。在工程现场检查中,针对保温材料进场、使用情况及各参建单位履职情况,监督人员可即时登录监管平台核查对应保温材料的见证取样检测报告,一旦发现进场未检测、现场使用材料与送检材料不一致等问题,将依规严肃处理,并第一时间将该工程列入重点监管对象。
此外,市住建局与市场监督部门建立了常态化部门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检测机构一旦发现不合格保温材料,会立即将生产厂家、生产批次等关键信息同步推送至住建、市场监管部门,形成跨部门监管合力,推动问题材料快速溯源、精准处置,切实筑牢保温材料质量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