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唢呐欢快,锣鼓喧天,一顶披着大红绸缎的花轿在张庄镇府前街缓缓前行。新娘身着秀禾服,盖着红盖头,在舞狮灵动腾跃的助兴和邻里乡亲的簇拥祝福下,被新郎迎娶回家。这并非古装剧拍摄现场,而是黎济寨村新人赵文博别开生面的婚礼——一场积极响应移风易俗号召,用传统仪式承载新风的简约庆典。在禹城市张庄镇,像这样既保留文化根脉、又摒弃陈规陋习的新气象,正成为越来越多村民的选择。
源头“把脉”防陋习,村规民约接地气。喜事临门,烦恼却可能随之而来。在张庄镇黎济寨村,村民孙大叔家即将办喜事,却迎来几位特殊的“客人”。“咱家喜事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说!不过彩礼可不能超村里的标准,老祖宗讲究的是心意,不是排场。”村红白理事会成员拿着《村规民约》和宣传页,上门“打前站”。为从源头上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张庄镇各村组建专项工作组,建立结婚人员情况统计台账,对辖区内即将操办婚丧嫁娶的家庭提前一周主动介入,开展宣传引导工作。
老礼新办“轻装上阵”,文化焕发新活力。赵文博的婚礼,正是张庄镇创新婚俗形式的缩影。花轿、唢呐、舞狮——这些饱含文化韵味的传统元素被精心保留下来。技艺高超的舞狮表演,金狮腾跃鬃毛翻飞,绣球抛接如流星赶月,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欢呼声与锣鼓声汇成一片。而在保留“花轿迎亲、拜天地、敬父母”等核心礼仪精髓的同时,繁琐的流程被大刀阔斧地“瘦身”。
如何让年轻人爱上传统?张庄镇自有妙招。定期举办的“传统文化节”上,剪纸、编同心结、礼仪学习等环节,吸引年轻人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花轿娶亲”已悄然成为张庄镇的一张文化名片,这种简约不失庄重、传统融合现代的婚庆方式,正成为更多新人开启幸福人生的新选择。
“365暖留”聚温情,服务滋养新风尚。“张大爷,今天体检完去记忆馆看看不?新展了咱村老牌坊的照片呢!”在张庄镇“365暖留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热情地搀扶着老人。这个集健康服务、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平台,成了移风易俗的“温情驿站”,文明新风在润物细无声的服务中悄然生长。
中心专设的“移风易俗宣传角”,通过海报、短视频等形式,潜移默化地传递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好处。“以前总怕儿女为寿宴大操大办,现在有了‘365中心’,老伙伴们聚一起聊聊天,比啥都舒坦!”78岁的张奶奶笑容满面。在中心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新人和老人主动转变观念,把省下的钱花在改善生活上,节俭务实的新风在张庄镇蔚然成风。
移风易俗,并非割裂传统,而是让老习俗在新时代“轻装上阵”,焕发新活力。张庄镇通过源头引导、文化创新和贴心服务,让文明新风如同那悠扬的唢呐声和温暖的365服务,深深浸润乡间沃土,绘就出一幅传统韵味与现代文明和谐交融的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