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率先!德州实行“集中备案”让企业轻装落户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眼看食品生产许可证1月初就到期,营业执照变更不下来,不仅没法开工装修,连许可证延续都成问题,只剩两三个月时间,实在太紧张了!”山东禹渔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建峰望着激增的订单,却受困于无法扩产,让他未曾想到的是,一张园区入驻协议竟成了破局的关键。



企业困局

订单激增却遭遇“证明难”

去年年底,为扩大产能,曹建峰计划将厂房搬迁至禹城经济开发区京津冀鲁新材料产业园。然而,在办理营业执照变更时,他遇到了难题:该产业园区尚未取得产权证。

按照以往规定,对于没有产权证的场所,企业需等待属地主管部门到园区现场勘察。“我们主要核查企业位置是否准确、厂房是否建成、产权性质及权属人等信息,勘察后再出具房屋产权证明。”德州高新区管委会企业服务部科员徐玉茹坦言,“一套流程下来,快则两三天,慢则需要一周。”

但时间恰恰是曹建峰最耗不起的。没有营业执照,环评无法开展,装修不能开工,许可证一旦过期,新生产线就无法运转,眼看到手的订单很可能就此“飞走”。

制度破冰

“集中备案机制”解顽疾

曹建峰的困境并非个例。针对经营主体入驻产业园、孵化基地等场所时频繁遭遇的“出具住所证明难”痛点,德州市在山东省内率先推出“集中注册地备案机制”,并将其列为2025年33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之一,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这一机制的关键在于“批量备案、一纸通用”。作为试点先行者,禹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对京津冀鲁新材料产业园这类“硬件成熟、运行规范”的园区,提前进行权属集中备案,由园区管理方持有行政审批局统一出具的“备案回执”。

企业减负

“一纸回执”代替多头跑

“流程真是大幅简化了!”徐玉茹介绍,“现在新企业入驻,只要签好租赁合同,园区当场就能出具备案回执。企业拿着回执和合同,可直接到行政审批局办理登记,省去了等待勘察、开具证明的环节,办事时间大幅压缩。”

曹建峰成为了首批受益者。签约园区后,他立刻拿到了那张关键的“备案回执”。“真没想到这么快!”手持刚办好的营业执照,曹建峰长舒一口气。

得益于集中备案新政,曹建峰仅凭园区出具的备案回执和租赁协议,半天内就完成了经营场所变更登记,彻底打通了环评、装修、许可、投产的“任督二脉”。

看着排到5月的订单,曹建峰感慨道,“如果按老办法,等证明、跑手续,生产线根本赶不上订单进度。”

禹城市行政审批局商事登记组组长李慧娟告诉记者:“禹城已完成集中备案的场所有10处,覆盖市场主体2500多家。这些企业或个体户办理登记注册时,无需单独跑办产权证明,省时省力又省心。”

改革扩面

2451家企业轻装落户

曹建峰的案例正是德州市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改革的缩影。针对产业园、孵化基地等场所“住所证明难”的痛点,德州市今年将集中注册地备案列为“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改革通过制度设计(全市统一标准)、数字赋能(全流程网办)、服务下沉(42个网点)三管齐下,使企业跑腿次数减少50%,注册时间压缩70%。目前,全市已备案集中注册地76处,标准化地址1.58万个,2451家企业得以轻装落户。

“现在开办公司,在住所方面只需提交一份入驻协议!”德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李纪三表示,这一改革破除了“地址壁垒”,让企业准入像网购一样便捷——而这正是今年上半年德州市在营企业登记增速跃居全省首位的关键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