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中医院张美洁:学医为志守初心,儿科深耕绽芳华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小时候常听家里人说,医生和老师是靠技术立足的职业,永远不会过时。” 张美洁的从医选择,最初源于家庭的朴素认知。

图片

张美洁说,儿科通常被老教授们称为“哑科”,患儿不会表达,病痛只化作哭闹;家长焦虑万分,描述中往往掺杂个人情绪。所以,看病讲究“三证合一”:症状、体征、证据。但对孩子来说,“症状”只有哭声,“体征”得靠医生一点点摸出来。

图片

日常工作中,张美洁承担儿科常见病(感冒、发热、腹泻等)及疑难病(哮喘、过敏性紫癜等)诊疗任务,年接诊量及门诊、住院人次稳定增长,有效分担院内儿科诊疗压力。多次参与高热惊厥、重症肺炎等急重症中西医协同救治,通过中药灌肠退热、惊厥后体质调理等干预,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病程,提升救治成功率。

图片

推广特色技术,传承创新并举。张美洁善于倾听患儿和家长的心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消除她们的恐惧与不安。面对孩子吃中药困难的局面,凭借其扎实、深厚的中医理论根基,在药物选择上,多用轻灵、平和的中药,药少力专。

图片

图片

先后开展并推广“小儿推拿调理脾胃”“三伏贴/三九贴防治疾病”“中药外洗治皮肤病”“四明穴治近视”等特色项目,形成科室品牌,吸引患者就诊,提升院内中医药服务影响力。参与制定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如小儿厌食辨证分型、推拿操作流程,规范病历中中医辨证记录,提升诊疗同质化水平。

图片

儿科行医多年,张美洁最深刻的体会是“医者需有玲珑心”。孩子们不善言痛,病症常藏在细微处:舌尖的红点、鼻翼的微汗、哭声的强弱,都是辨证的密码。望闻问切间,既要精准辨清风寒暑湿、虚实寒热,更要读懂家长眉宇间的焦灼。

图片

图片

​最暖的回馈是孩子的变化,当咳嗽的患儿喝着汤药渐渐安稳,当面黄肌瘦的孩子经调理后面色红润,便知中医的意义不仅是治病,更是用草木的温和、辨证的细致,守护每一份稚嫩的生机,让成长少些病痛的惊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