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湖镇深化“四治融合”治理模式构建和美乡村新图景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近年来,白马湖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探索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有效激发了乡村治理内生动力,绘就了一幅“家园美、民心暖、治理优、风尚新”的和谐画卷。

聚焦“家园美”,人居环境焕新颜

环境提“颜值”。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创新构建“四级联动”治理体系,镇党委统筹、各村分片负责、党员先锋包干、群众协同参与,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聚焦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管控及村容村貌美化,系统施策、精准发力。通过持续攻坚,累计组织人力810人次,清理乱堆乱放560余处,清运生活垃圾170余吨。做到主干道干净整洁,卫生死角得到彻底清理,乱堆乱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基础不断夯实。在群众参与中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人居环境良好氛围。

聚焦“民心暖”,惠民服务精准达

以领创办服务解民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党建+服务”模式,由党组织领办创办服务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重点打造系列惠民载体。开办“幸福食堂”,为村内高龄、独居及生活困难老人提供助餐服务,让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在家门口变得“触手可及”,用“小幸福”建起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传递了民生温度。开办“幸福学堂”,解决暑期儿童“看护难”问题,精准回应了群众需求,累计服务群众家庭200余户,显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建设“电商小院”,依托“红运大讲堂”品牌,积极培育本土电商人才,搭建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让特色农产品“飞”出乡村。

聚焦“自治强”,“小黑板”汇民智

创新“小黑板”自治模式,畅通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制度化渠道。每月月初召开村“两委”会议,确定当月需重点推进的事项、亟待解决的民生诉求。村文书于会议当日将议定事项规范填写至“小黑板”,明确责任干部与完成时限,据实更新负责事项进度,确保事务开展。这块小黑板代表着党群关系从“松散型”转向“紧密型”,治理主体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服务供给从“标准化”转向“精准化”。累计收集问题263条,解决241条,满意度95%。这块小小的黑板,已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激活治理动能的金钥匙,正在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白马湖答卷。

聚焦“德治”,志愿服务常态化

积极打造白马湖镇“青锋白马·志行先锋”志愿服务品牌。围绕乡村振兴、民生关切、文明乡风三大领域构建多元服务矩阵,以“青锋白马”“党员先锋”“红星志愿”三支志愿服务队为主力,在重要节日集中服务、依托阵地日常服务、对特殊群体结对服务,常态化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在辖区26个村庄成立党员、退役军人、应急、巾帼、青年、银龄等群体志愿服务队伍等志愿服务队81支,志愿者700多人。每年开展清洁家园、政策宣传、移风易俗、安全生产、防溺水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600余场次,形成立体多元、纵横相织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志愿服务的内涵不断丰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白马湖镇“四治融合”治理模式的生动实践,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提升了治理效能。党建引领把稳了方向,自治实践激发了活力,法治思维筑牢了根基,德治教化涵养了新风。四者相互支撑、融合共进,显著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增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白马湖方案”。未来,白马湖镇将持续深化拓展“四治融合”内涵,不断书写乡村善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