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产邮轮建造再传捷报,国产第二艘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顺利完成坞内起浮,其庞大身躯内,多台来自山东德州的电机正蓄势待发。德州恒力电机,这家占据国内船用电机市场超75%份额、全球份额约23%的企业,正以一次次技术突破,为“中国制造”巨轮提供强劲而可靠的“心脏”。
“爱达·花城号”是恒力电机继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后,再次承接的关键动力任务。但这次挑战更大,空间需压缩约15%,功率却要提升10%。恒力电机技术研发副总王强回忆:“空间和功率就像跷跷板的两头,压下一头,另一头就翘起来。”
难题面前,王强带领的团队一头扎进三维设计和仿真计算,创新散热路径,最终研发出混合冷却电机方案。“新设计不仅满足了严苛的安装要求,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功率密度和运行稳定性。”王强说。这意味着在更小的空间里,爆发出了更强的动力。
这份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源于恒力电机在4大核心领域的持续深耕,推进电机、盘式电机、永磁电机、高速电机,它们构成了恒力的技术基石。
今年3月,恒力电机迎来一个重要里程碑:其自主研发的3MW级船用三相永磁轴带发电机,正式获得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型式认可证书。这是国内该功率等级产品的首张“通行证”。
“这为现有船舶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绿色升级方案。”恒力电机动装事业部副总侯昭霆介绍。实际测试和机构测算表明,加装该设备可显著减少对柴油发电机组的依赖,整船燃油成本有望节省4%至10%,兼具经济效益与环保价值。
从专注船用电机起步,到如今在海工装备、海上风电等多个领域崭露头角,恒力电机凭借硬核技术,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不仅驱动着国产巨轮,更已远销英国、日本、韩国等10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