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点,慢慢往前走,对,抓好扶手……”8月1日,在德城区中医医院(德州联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训练室内,53岁的薛阿姨(化名)不借助任何器械,稳稳地迈出了第一步。谁能想到,就在3个月前,她还因脑卒中卧病在床,连简单的抬手、说话都难以完成。
今年4月的一天,薛阿姨突然感觉自己的舌头像打了结,话怎么也说不连贯。很快,右侧的手脚也开始不听使唤。家人见状紧急送医,颅脑CT检查结果显示:左侧大脑半球多发缺血梗死灶。在德城区中医医院(德州联合医院)脑病三科(神经外科),医生通过药物迅速控制病情进展,配合中医针灸疏通经络,让薛阿姨的情况逐渐稳定。5月31日,薛阿姨转入该院康复医学科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此时的她,身体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右胳膊、右手完全无法收缩,腿也支撑不起全身的重量,出行只能依靠轮椅,加之吞咽困难,只能依靠留置胃管鼻饲流食。言语表达更是十分笨拙,无法与人沟通,生活毫无质量可言。
面对复杂的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师秉承“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康复治疗理念,首先为薛阿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康复评定,精准锁定运动、言语、吞咽三大核心问题,并基于评定结果,为她量身定制了“针药康”治疗方案,即西药巩固基础治疗、中药调理气血、针灸疏通经络,再配合系统的康复训练,助力老人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康复过程中,针对老人右侧肢体偏瘫的情况,治疗师每天定时为其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用手法辅助患者进行肩、肘、腕的屈伸动作,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下肢训练则从坐姿平衡开始,由治疗师在旁守护,帮助老人反复练习;吞咽和言语训练与之同步进行,同时辅以针灸和药物巩固治疗效果。在此期间,康复医学科与脑病三科(神经外科)密切协作。随时根据薛阿姨的康复情况优化治疗方案,一点点帮助她突破身体的“限制”。
“医生、护士都特别有耐心,每天不厌其烦地一遍遍陪着老人训练。有这么专业的团队守着,我们可放心了!”薛阿姨的家属说道。经过近两个月的系统康复,薛阿姨的身体状态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好转,不仅能独立行走,还能自己穿衣、吃饭。“能自己端起水杯喝口水,自己慢慢走几步路,这在之前想都不敢想!多亏了你们!太感谢了!”复诊时,薛阿姨对科室医护团队连连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