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再回半圈,注意看右后视镜里的库线……”71岁的张振国(化名)正双手紧握方向盘,目光紧盯前方,在驾校教练的轻声指导下,缓缓完成倒车入库动作。训练场边,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互相交流练车技巧。
随着叠加驾考年龄限制放宽政策落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进驾校,“银发学员”逐渐成为驾考队伍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打破年龄壁垒,老年人学车有了“通行证”
“以前总听说70岁就不能考驾照,以为这辈子都摸不到方向盘了,没想到政策变了,我这把年纪也能圆‘开车梦’。”张大爷的感慨,道出了众多老年学员的心声。老年人学车热潮的兴起,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持续“松绑”。
早在2020年,公安部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2项新措施”中,取消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驾驶证的70周岁年龄上限,这一举措为更多的高龄群体打开了驾考大门。
今年起公安部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进一步以法律规定的形式明确取消小型汽车驾驶证的年龄上限,同时对“三力测试”(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和身体条件等有了进一步的细化规定。
政策支持下,老年人的学车需求被逐步释放。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老年学员的学车动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增需求”。张大爷就是如此,他与孙女一个住城西,一个住城东,平日里希望能常常见到孙女,也方便接孙女上下学,并且希望通过开车提升生活便利性;另一类是“重拾旧梦”。曾经拥有驾照但因各种原因被吊销,如今希望重获驾驶资格,65岁的刘大爷就是其中之一,“退休后在家总觉得空落落的,听说能重考驾照,就想再拿个证,完成自驾旅游的梦想。”
学车遇挑战,理论考试成“拦路虎”
尽管政策为老年人学车开了“绿灯”,但实际学习过程中,老年学员仍面临不少挑战。多家驾校负责人均表示,与年轻学员相比,老年学员的反应速度、记忆力相对较弱,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再加上对科技工具的不熟悉,使得学车之路并不轻松。
“侧方停车时,打方向的时机总记错,年轻人练两三次就能掌握,我得在本子上画个示意图,标注‘看到后车轮压库线就回正方向’,晚上回家还得让老伴当‘模拟教练’,反复提问巩固。”58岁的王阿姨坦言,身体协调性和记忆力的下降,让她在实操练习中比年轻人慢半拍。
更让老年学员头疼的是理论考试(科目一、科目四)。“手机刷题眼睛花,‘制动距离’‘让行规则’这些专业术语,听着就像天书,第一次做题错了一多半,当时就想放弃了。”刘大爷说,他身边有几位老朋友,就是因为过不了理论关,最终无奈放弃学车。
此外,电脑操作也是一大难题——部分老年学员从未接触过电脑,连鼠标点击、滚动页面都不熟练,更别提在电脑上完成考试答题了。
驾校定制教学,助银发学员“驾”向新生活
针对老年学员的痛点,驾校也在积极探索适应性的教学方法。
陵城区安通驾校就开设了针对中老年困难人群的专属定制班。走进安通驾校,记者看到几位老年学员正坐在电脑前练习答题,教练陈老师在一旁逐个指导:“刘大爷,这道题选B,你看这个标志是红圈白底的三角形,代表‘减速让行’,不是‘停车让行’,咱们之前看过实物照片,记得吗?”
“老年学员的核心难点在理论知识,年轻人考科目一只需要在下载app刷题即可。但是高龄学员难以适应这种方式,所以我们将2000多道科目一题目按类别拆分、精简,每天结合真实案例和图片进行一对一讲解,反复强化记忆,让他们真正理解每道题目,而不是死记硬背。”陈老师介绍,一般经过5-7天的针对性辅导,学员就能基本掌握题库内容,参加科目一的考试。
对于不会使用电脑的学员,驾校还提供“从零教学”服务。从“开关机”“点击图标”“拖动滚动条”等基础操作教起。
该驾校校长刘先生表示,开设定制班的初衷,源于父亲的一次受骗经历。“我父亲去年想考驾照,被中介机构忽悠交了高额费用,报名一年多科目一都没考。”这让他意识到,很多老年人有学车需求,但缺乏专业指导,容易踩坑。于是在今年四月份,刘校长正式开设了定制班。
如今,定制班的学员数量从首月仅招收到了4名学员,到如今增长到30名,不光有外地学员专程前来,还有不少子女主动为老人报名,支持长辈圆学车梦。
同时,刘校长也表示,并非所有高龄人群都适合学车,若遇到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或文化程度低(如不识字)的情况,驾校也会进行劝阻,“安全始终是我们考虑的首要因素。”
如今,越来越多老年学员通过学习拿到驾照,开车购物、接送晚辈、短途旅游……方向盘不仅拓展了他们的出行半径,更让老年生活多了一份精彩与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