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提起脑梗,很多人心里不免咯噔一下,因为他们很清楚,部分脑梗患者即使痊愈后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比如: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意识障碍抽搐等甚至半身不遂、偏瘫丧失自理能力……52岁的许女士还算比较幸运,由于就医比较及时,在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德州市肛肠医院)脑病科医生的治疗下,肢体功能基本恢复了。
8月27日一早,许女士感觉左胳膊、左腿反复麻木,由于保健意识比较强,她第一时间来到医院就诊,脑病科医生李焕接诊后,详细询问患者病情,高度怀疑是脑梗死。经过CT检查,询问病史,结合相关诊疗经验确诊许女士为脑梗死。她立即为患者安排住院,进行溶栓治疗。由于患者发病后半小时及时就诊(溶栓治疗的关键时间窗为发病后的3-4.5小时以内),患者的病情恢复得非常快。治疗第三天,肢体麻木的症状就得到了显著缓解。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患者会出现头晕、口角歪斜、行走不稳等症状。当脑血栓急性发作以后应该及时就诊并进行溶栓治疗,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但需严格把握时间,以降低脑组织不可逆损伤风险。
临床上导致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不良生活嗜好,如吸烟、饮酒、吃盐过重,肥胖、作息不规律等。在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及生活习惯时,李焕了解到,患者患有糖尿病多年,而且平时口味比较重,吃盐过多,这也是诱发脑梗的重要因素。
李焕介绍,对于脑梗,预防大于治疗,平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要戒烟戒酒,这些都是降低脑梗发生风险的主要措施,同时,要定期进行体检,有脑梗高危因素的人群,要控制好各项指标,积极地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