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磨一“器”——“大胡子”迈向世界级品牌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走进宁津县山东大胡子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胡子公司”)的生产车间,焊接机器人正挥舞着机械臂,将激光切割后的零部件精准对接,焊花飞溅间已完成了焊接工序。经过智能喷涂、自动化组装等环节,一台台跑步机顺着传送带有序下线。“现在是产能赶不上订单。”公司总经理任天恕说,今年前8个月订单同比增长60%,排期已至明年初。

这家2002年创立的企业,历经20余载耕耘,从最初的农家小院,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商用健身器材单体工厂,更成为宁津县体育器材产业的龙头标杆。

智能机器人“炫技”

“这大铁块头,能比人手还灵?”看着刚组装调试好的智能焊接机器人,与钢铁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工人李国伟满脸疑惑。在他看来,人工焊接对焊缝质感与火候的把控,是机器难以替代的。

“您瞧瞧就知道了!”技术员张振兴在平板电脑上轻点操作,机械臂立刻稳定夹持工件,激光传感器快速扫描焊缝轨迹,焊枪精准落下——引弧、送丝、熔敷、收弧一气呵成。盯着眼前焊缝整齐的成品,李国伟反复查验后心服口服:“以前人工十几分钟的活儿,它几十秒就干完了,数据还能同步上传系统,是真灵!”

这样的场景,是大胡子公司“向新”发展的生动缩影。成立之初,企业便建立起符合ISO9001标准的质量体系;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又积极响应宁津县“平台+数据+应用”的数智模式,全力投身产业数字化转型。

如今,大胡子公司已建成数字化生产车间,配置500台焊接机器人和智能化运输线,实现从管材加工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这一变革成效显著:人工成本降低50%,产品不良率下降23%,单件产品生产周期从原先的三十天缩短至十余天。

在研发创新上,企业设立独立研发中心,在运动轨迹算法、材料工艺等领域斩获多项专利。2023年,公司联合深圳一家公司开发智能健身系统,实现运动数据实时监测与云端方案推送。核心产品GYMERA(极摩尔)全功能智能健身器,采用电磁阻力技术替代传统配重片,集成运动方案智能设计、轨迹识别等功能,代表行业前沿水平。这款占地不足0.5平方米的设备,不用时可折叠成全身镜,完美适配家庭与商用双重场景。

咖啡厅成“国际客厅”

在大胡子公司新投用的产品展厅旁,一座由废弃厂房改造的咖啡厅格外醒目。美式、拿铁、手冲咖啡及中西餐点一应俱全,且对所有客商免费开放。这里日均接待20余位外商,咖啡香中夹杂着流利的外语洽谈声,让远道而来的国际客户备感温暖。这座小小的咖啡厅,正是企业开放姿态与雄厚实力的直观体现。

作为宁津县首家健身器材出口企业,大胡子公司自2006年开辟海外市场以来,其产品凭借时尚的外观设计、科学的训练力线和优秀的使用体验,迅速赢得全球消费者青睐。

“国外市场销售额占比达70%,我们必须不断推陈出新,贴合国际需求。”任天恕介绍,为拓展市场,公司足迹遍布印度、中东、欧洲、南美等地,持续参加德国科隆健身健美及康体设施展览会(简称“FIBO”)、中国体博会等18场国内外展会,让“宁津好品”走向世界。

如今,其产品已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更获得国际同行认可——德国知名品牌GYM80已与其达成代工及亚太地区代理销售合作。

在国内市场,大胡子公司同样表现亮眼:牵头推出全国首个体育健身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宁津健身器材”,落地省重大项目5个、市重大项目11个、智能化改造项目43个,产品涵盖40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覆盖商用、家用、户外等领域,占据国内商用健身器材70%的市场份额。

此外,企业还发布全国首个健身器材产业指数,年均举办DMS全国冠军经典赛等145场赛事,并创新性地采用抖音直播营销模式。“不管生产还是销售,思想得跟着时代变,还要有前瞻性,这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任天恕说。

“链”就核心竞争力

据宁津县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95%的零部件实现本地化配套,涵盖钢材加工、电镀处理、包装印刷等全环节,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与供应链风险。

作为产业龙头,大胡子公司在深耕领域的道路上从未停歇。

借力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浪潮,大胡子公司持续加码智能化升级:500台焊接机器人实现“零人工焊接”,效率提升10倍、成本降低30%;全流程数据管理系统打通后,交货周期压缩至14天。通过与深圳智乾坤、广东诺伯特等企业合作,生产数字化健康机器人,建设数字化自动仓储系统,公司成功入选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

国际布局上,企业在德国设立分公司,与世界一流品牌开展全面研发合作,成为德国健身器材前两大品牌GYM80、MILON在中国的唯一合作厂商。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大胡子公司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从农家小院起步,到数字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再到国际市场强势突围,大胡子公司用20余年的坚守与创新,诠释着中国制造的实力与潜力。未来,这家企业还将继续深耕健身器材领域,既要深耕国内市场,更要冲刺世界级品牌,让“宁津造”享誉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