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近日,在陵城区前孙镇徐百万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扑面而来——徐百万种植专业合作社新栽的白菜苗整齐排列。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一行行黑色滴灌带如精准的“毛细血管”,正悄然为幼苗输送水分与养分。这一画面,记录着该合作社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又一次务实尝试,也标志着合作社在甜糯玉米和菜花轮作成功基础上,向多元化种植迈出新步伐。
作为早在菜花、甜糯玉米等作物种植中积累丰富经验的专业合作社,徐百万种植专业合作社始终秉持因地制宜、主动求变的理念。从前期的菜花种植,因品相优良、口感出众赢得市场认可,到之前扩展甜糯玉米种植,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实现了收入的多元稳定,该合作社一步步夯实了农业产业基础,助力村集体和群众实现“双丰收”。
“虽然已有作物效益不错,但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合作社负责人林鑫表示。经过多方调研和综合评估,合作社瞄准了白菜这一周期短、冬季市场需求旺盛的蔬菜品种,并同步引入滴灌技术,争取在节水、省工、提质等方面实现突破。
滴灌技术的应用,成为本次试种的一大亮点。现场管理的社员介绍:“以往大水漫灌既浪费水又易造成土壤板结。现在通过滴灌系统,水肥可精准输送到植株根部,不仅利用率高,也更省人工。”初步观察显示,目前白菜苗情良好,长势令人期待。
这次白菜试种,不仅是品种的扩展,更是徐百万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精细化转型的积极探索。下一步,该合作社将紧密跟踪白菜生长全过程,强化病虫害防控与水肥管理,系统总结试种经验,为后续推广积累实战依据。同时,合作社还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持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探索更多高效益、可持续的农业经营路径,为乡村振兴和村民增收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