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你们真帮了俺大忙!连着下这么多天雨,就怕玉米烂在地里,现在不仅收了,还帮忙解决了收购问题,真是太感谢了……”10月10日,禹城市张庄镇毕庄村68岁的毕大爷,紧紧攥着包村干部张光明的手,难掩心中喜悦。
毕大爷家境困难,家中5亩玉米地因地势低洼已积水,加上前期玉米倒伏,让他急得团团转。正当他手足无措时,包村干部张光明主动上门,迅速联系村党支部书记,依托党员志愿服务队,帮毕大爷顺利完成秋收。
可新难题接踵而至。毕大爷家没有存粮的地方,往年玉米都是在路边晾晒后直接送到收购点,今年连绵小雨打乱了计划。张光明又主动对接大型粮食收购点,帮毕大爷卖掉了玉米,彻底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这并非个例。近日,禹城市张庄镇全体包村干部深入各村各户与田间地头,发放“秋收秋种技术明白纸”,带着“防范玉米霉变”“应对小麦晚播”等解决方案,缓解农户焦虑。同时,对全镇大型收割机、拖拉机及粮食烘干设备开展“地毯式”摸排登记,建立农机具台账,确保能第一时间统筹调度农机,及时烘干湿粮。
连续降雨导致部分地块土壤水分过饱和,增加了秋收难度。禹城市迅速行动,依托10个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组建20支农机服务队,及时公布服务中心名录与应急服务队联系方式,畅通农户和农机手对接渠道。通过官方融媒体平台,集中发布全市14处粮食烘干服务点及农机服务中心信息,为群众提供清晰的“秋收服务地图”。
此外,禹城市农业农村局组织11支科技小分队,赴各镇街开展田间技术指导,引导农户分类管理地块。对成熟或近成熟、机械可进地的地块,指导农户及时抢收,农业农村局与乡村振兴中心做好机械保障;对未成熟地块,建议适期晚收;有条件的尽快烘干入库,无条件的则推荐果穗装笼通风晾晒或摊平存放,待天晴后抢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