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脱粒”一条龙!“乐陵造”烘干设备让“潮粮”变“金粒”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a77a57360c85d0c97bb09de4964c3732.jpg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10月10日下午,山东星光糖业集团中谷淀粉糖有限公司院内,乐陵市花园镇大孟村村民孟祥磊刚卸载完最后一车玉米。望着仍带着潮气、正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送入烘干塔的玉米,他悬了多日的心终于落了地。

而就在三天前,孟祥磊还在家中愁眉不展。今年,他种植的100多亩玉米在雨前已全部收割,满院金灿灿的粮食本是丰收的喜悦,却被持续的阴雨天气浇灭了好心情。

“伸手往玉米堆里一摸,温度明显升高了。再这么下去,这些玉米肯定要发芽发霉!”看着院中堆积的玉米,又翻了翻近期的天气预报,孟祥磊急得在屋里来回踱步。他心里清楚,一旦玉米得不到及时处理,100多亩地的收成将面临严重损失。

转机出现在10月8日。孟祥磊得知,山东星光糖业集团的烘干设备已正式启用,且同步收购湿玉米。消息传开后,他立刻和周边村民一起,陆续将自家玉米运往该集团旗下的中谷淀粉糖有限公司。

“我们会先将湿玉米棒烘干,再进行脱粒,最后对玉米粒进行二次烘干,确保粮食完全达到储存标准。”公司总经理仲向东介绍,“这套玉米穗烘干设备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目前,所有设备满负荷运转,日烘干量能达到5000吨。”

自10月6日启动烘干设备以来,该公司始终按市场价收购湿玉米穗,同时提供“烘干+脱粒”一条龙服务,不仅解决了农户玉米难存放的问题,还最大限度帮农户减少了损失。

除了企业发力,乐陵当地其他烘干点也在高效运转。在山东冀鲁边乡村振兴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的烘干点,三台大型烘干机正满负荷工作。“我们实行三班倒制度,24小时不间断作业,日烘干能力约200吨。”山东冀鲁边乡村振兴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胡建勇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说,“农户只需提前预约,就能随到随烘,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得到及时处理。”

烘干现场,郭家街道杜家村村民杜向阳正忙着卸车。看着金黄的玉米粒从脱粒机中倾泻而出,随即被送入烘干塔,他长舒一口气:“烘干后的玉米品质好,能直接出售,基本没什么损失,这下心里彻底踏实了。”

为保障秋粮处理效率,这些天,乐陵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干部职工也一直奔波在各个烘干点之间。“目前乐陵共有16处烘干点,日烘干能力约6500吨,基本能满足本地高水分粮食的及时处理需求。”该中心管理服务股股长孟庆洲介绍。

如今,孟祥磊家中100多吨玉米已全部安全入仓。当下,乐陵市各烘干点仍在开足马力,以实际行动为秋粮减损、保质,全力守护农户的丰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