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三秋”阴雨大考 陵城区前孙镇“抢”字当头护丰收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近期,持续阴雨天气给“三秋”生产带来严峻挑战,秋粮收割受阻、晾晒难题凸显。面对这一紧急情况,陵城区前孙镇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召开“三秋”生产应急部署会议,组织镇村干部、各管区负责人共同研判天气对秋收的影响,确立“抢”字当头、“快”字为要的工作思路,细化任务分工,制定“抢收、保晾、严调度”组合应对方案,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守护农户辛勤成果。


机械人工双发力 抓住降雨间歇抢收

为抓住降雨间歇的“窗口期”,前孙镇将加快秋收进度列为首要任务。镇上成立机械调度专班,通过多方联络、跨区域协调,积极调配适配阴雨天气作业的履带式收割机。专班工作人员24小时在线值守,实时掌握各村地块湿度与收割需求,科学分配机械资源,大幅提升收割效率。

563cfd7d-2169-40fc-afea-c22ec5b63ccb.png

与此同时,镇党委向各村党支部发出号召,以“有事找支部,有事支部找”为行动准则,推动村党支部主动靠前服务。

针对辖区内部分地形复杂、面积较小不便机械作业的地块,以及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种植地块,各村党支部牵头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组建“人工抢收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人工收获。志愿者身着雨衣、脚踩雨靴,分工协作掰玉米、装袋、搬运,在泥泞田地里忙碌不停,用实际行动解决困难群众的秋收难题。据统计,“人工抢收队”已帮助10余户困难群众完成80余亩玉米收割。


排水清淤减阻碍 为农机进场“腾空间”

持续降雨导致田间积水严重,影响农机进地作业。对此,前孙镇同步推动各村开展排水清淤工作,为秋收“腾地”。各村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带头开挖排水沟,依据地块分布和积水情况规划排水路径,优先疏通农田主干道两侧的老旧沟渠,确保积水快速排出;针对低洼易涝地块,额外增设临时排水口,并搭配机械抽水作业,加速降低田间湿度。

d2b8a910-bbff-469f-8723-3d3936f554f6.png

水王、程庄、盐头吕等村庄还发动村民互帮互助,共享铁锹、锄头、水泵等工具,仅两天时间便完成村内20余条田间排水沟的开挖与疏通,有效缓解地块积水问题,为后续农机顺利进场收割创造有利条件。


多措并举解晾晒难 守住粮食安全线

秋粮收割后,晾晒难题接踵而至。连续阴雨天气导致光照不足,粮食若不能及时晾晒,极易受潮霉变。为应对这一问题,前孙镇多管齐下保障湿粮晾晒与销售:

合作社发力:陈庄村众盼合作社主动作为,购入一台日烘干能力达4万斤的烘干机,既满足自身需求,又面向周边村民开放,让村民在家门口解决烘干难题,减少霉变损失;

技术送上门:邀请农业技术专家通过村微信群推送、田间现场指导,普及通风防潮、及时翻动等晾晒技巧,还为困难群众免费发放晾晒专用编织袋;

跨区调资源:协调周边乡镇烘干资源,引导农户有序错峰烘干,最大限度提升烘干塔使用效率,满足农户需求。


每日调度强统筹 动态优化保成效

为全面掌握“三秋”生产进展,及时调整应对措施,前孙镇建立每日调度机制。每天下午5点,组织各管区书记、管区主任召开调度会议,全面统计并分析当日田间积水情况、排水进度、玉米收获面积、晾晒进度等关键数据。针对调度中发现的部分地块积水严重影响收割、个别村晾晒场地不足等问题,第一时间研究解决方案,统筹协调人力、物力资源予以解决。


在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举措下,前孙镇“三秋”生产进展顺利。从抢收环节的机械调度与人工帮扶并行,到保晾环节的合作社烘干、技术指导与跨区域资源协调联动,再到每日严抓调度动态优化方案,全镇上下始终以“尽全力确保秋粮丰收不减产、粮食安全不霉变”为核心目标,用扎实行动筑牢秋粮安全防线,切实保障了秋粮丰收、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