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举办“10.13国际减灾日”主题宣教活动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为全面提升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10月13日,德州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德城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在德城区防灾减灾主题公园举办第36个“国际减灾日”应急防灾避险与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宣教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通过防灾知识讲解、互动体验、消防灭火实操演练以及应急救灾物资发放等多种形式,将防灾减灾知识带到群众身边。

活动在介绍“国际减灾日”设立背景与意义中拉开帷幕,重点阐释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主动学习、科学应对”的防灾核心理念。随后,在新湖街道办事处讲解员的引导下,社区群众参观了德城区防灾减灾主题公园。园内布置了丰富的防灾应急与安全生产图文展板,生动展示了火灾、地震、台风、低温冰冻及家庭用电等常见灾害风险与应对措施。互动体验区尤其引人注目,市民在日常游憩中即可学习应急知识,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实用技能,切身感受到将减灾理念融入日常的重要性。

活动还安排了专业应急培训团队开展面对面教学,围绕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技能展开系统培训。培训人员利用专业消防器材和人体模型等教具,手把手指导市民掌握关键应急技能。

在心肺复苏教学中,培训员不仅讲解了“黄金四分钟”急救概念,还逐步演示操作流程,并组织参与者依次在人体模型上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练习。在灭火器使用环节,培训员强调了“提、拔、握、压”四字要诀,指导市民在模拟火点实际操作,并提醒注意判断火势、选择上风位置等要点。

此外,培训员还教授了双八字结、平结等实用绳结技术,演示了在灾害中如何快速安全地实施救援与逃生,并分步讲解在有毒气体环境中如何正确佩戴和检查防毒面罩,邀请市民现场体验防护效果。这种沉浸式实操培训,让参与者获得了宝贵的防灾应急与自救互救经验。

活动现场,市、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结合我市灾害特点,向群众普及了地震、台风等灾害的预警信号识别、避险逃生要点及家庭应急预案制定等实用内容,并发放了家庭防灾减灾物资和宣传材料,包括应急手册、主题宣传袋,应急雨衣、灭火毯和小型灭火器等实用装备。市人保公司宣传人员也现场详细讲解了“自然灾害民生保障保险”政策及理赔流程。通过系统知识传递、沉浸体验、实操训练与物资支持相结合,活动切实打通了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的“最后一公里”。

现场群众纷纷表示,此次学习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技能。特别是亲身体验心肺复苏和灭火器操作后,大家应对突发情况的信心与能力显著增强。本次活动有效提升了个体与家庭的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筑牢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安全防线,生动诠释了“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人人可为、人人受益”的社会共识。未来,我市将继续扎实推进防灾减灾工作,共同守护美好家园的平安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