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孩子买了学生平安险,怎么还需要参加医保?”近日,随着我市2026年度德州市居民医保集中缴费工作的开展,不少学生家长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针对这一普遍关切,德州市医疗保障局医保中心个账科科长孟丽红表示:不论孩子是否买了学生平安险,都应该参加居民医保,二者不是“二选一”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的“双保险”。
基础性与补充性保障存在差异
“学生平安险和居民医保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保障,它们的定位和功能各有侧重。”市医保局医保中心待遇管理科科长韦玮介绍,学生平安险是由商业保险机构针对学生群体设置的保险产品,主要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意外和医疗风险,通常保障范围较为简单,保额较低,且投保时对学生的健康状况有一定要求。
而居民医保全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保障范围广、保障水平高、保障质量优等特点。居民医保充分发挥着普惠性、兜底性的优势,确保学生群体能及时就医,医疗费用能分摊。
“只买学生平安险,不参加医保,犹如‘小马拉大车’,一旦遇到重大疾病,保障远远不够。”孟丽红向记者展示了一个真实案例:去年,我市一名8岁儿童不幸确诊白血病,治疗费用总计60余万元。如果只购买了学生平安险,按照通常5至10万元的保额上限,只能覆盖一小部分医疗费用。
而参加了居民医保的孩子,可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实际报销金额可达30万元以上,住院报销之外还可以享受门诊和门慢待遇,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
居民医保“性价比”更高
针对部分家长“医保费用比学平险高”的疑问,市医保局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
目前,学生平安险的年缴费普遍在200元上下,而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则为400元。乍一看,居民医保的费用似乎更高,但实际上,两者在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上有着本质区别。
记者发现,从报销额度看,学生平安险存在报销限制和免赔额限制;而居民医保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根据医院级别不同最高可达90%。
再从报销流程看,学生平安险报销时需要提供各种凭证与单据,且报销过程存在滞后性,需要个人先行垫付;相比之下,医保能够做到“即发生,即报销”,在全国众多大医院还可实现异地结算直接报销。
再从支付限额来看,我市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一个医疗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15万元,大病保险最高支付40万元,合计可最高支付55万元,远高于学平险的医疗费用报销额度。
互为补充,“1+1>2”的保障效果
“居民医保和学平险不但不冲突,反而能形成‘1+1>2’的保障效果。”韦玮介绍,多数学平险在设计时,都会考虑到被保险人是否已参加医保,从而为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提供更为优厚的保险待遇。
例如,对于已经参加居民医保的学生而言,在购买学平险时,往往能够享受到更低的医疗免赔额,这意味着在发生医疗费用时,他们可以更早地获得保险赔付;同时,他们还可能获得更高的医疗报销比例,进一步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我市学生家长王女士就亲身体验到了这种双重保障的好处。她分享道:“去年,我家孩子在打球时不慎摔伤骨折,居民医保为我们报销了大部分的医疗费用,而学平险则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对医保目录内的自付费用又报销了一大部分,这样算下来,我们自己没花多少钱。这种双保险的机制,确实让我们家长感到更加安心。”
“当前,虽然基本医保已经为人民群众提供了重要的医疗保障,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的互补衔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种互补,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医疗保障需求,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待遇保障科科长冯玉梅说。